党建工作

石榴花开育美好

【民大附小】张桂梅思政大课堂第十六讲“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实践课在民大附小温情开讲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4-08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在昆明市呈贡区民大附小的大青树下展开。著名作家吴然老先生与民大附小三年级2班的46名孩子围坐树下,共同参与“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十六讲暨《大青树下的小学》主题实践活动。4月3日,这堂充满春意的特殊思政课通过七彩云端、云南卫视等平台正正式播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族团结的交响:

一堂特别的思政课正式播出

图片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多民族汇聚的小学,我们民大附小也是一所多民族汇聚的小学——这里有彝族姑娘、壮族小伙,还有穿金边苗绣背心的小百灵……”班主任的开场白,让这场特殊的思政课在春风中拉开帷幕。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作者吴然爷爷走进了拥有21个民族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民大附小,来到他们身边。孩子们仰起稚嫩的脸庞,聆听吴然爷爷讲述课文背后的故事。“当年我在边境采风,看到不同民族的孩子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学习,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挨在一起,互相温暖、共同进步——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种子。”八旬高龄的吴然老先生精神矍铄,将几十年前的创作故事娓娓道来,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把文学创作的“观察—感受一表达”化作生动的课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榴籽问答:最质朴的团结宣言

图片

老师问道:“孩子们,听了吴然爷爷的讲述,你们觉得什么是‘民族团结进步’?”

“和傣族同学分吃菠萝饭就是团结进步!”

“上次我帮哈尼族同桌补习数学,老师夸我们是‘学习共同体’!”

“运动会上我们团结一心,奋勇拼搏,拿到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这是我们班各民族小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用生活点滴诠释了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身着校服的彝族孩子举起手:“吴爷爷,您书里写“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我们班可以用六种民族语言背课文呢!“现场笑声与掌声中,吴然爷爷感慨道:“你们正在续写新时代的大青树下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共植石榴树:扎根红土地的承诺

图片

活动尾声,白族女孩为吴然爷爷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吴爷爷与孩子们共同种下一株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树苗。这棵“同心石榴树”将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由各民族学生轮值养护,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生根”。


图片
图片


  春风吹动大青树新叶,将孩子们齐诵课文的声音送往远方。这堂特别的树下思政课,不仅让文学经典焕发时代光彩,更用童心绘就了民族团结的温暖画卷。


图片
图片


  在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引领下,民大附小以节目收看为契机,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育人实践。通过少先队员们的沉浸式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悄然生根。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以主题班会、实践研学、文艺展演等形式丰富育人载体,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厚植精神沃土。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