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时节,万物在雨润风和中悄然生长。正如教育者耕耘的课堂,总在静默处孕育蓬勃生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践行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程改革,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化素养,探索高效课堂实施策略,4月18日,教育部 “双名工程” 谢静名师工作室、云南省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教学名师谢静工作室携手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10名教师走进石林鹿阜小学,开展“课标为魂,素养为根”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在语文教学专场,工作室成员缪熙蓉老师、王炜琪老师及赵华老师分别带来了语文课堂《芙蓉楼送辛渐》、《黄继光》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位老师围绕任务群教学,以学习任务群为纽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们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读文中,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共同提高。
缪熙蓉老师执教《芙蓉楼送辛渐》
工作室主持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谢静校长带来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讲座,犹如一盏明灯。她结合统编教材,以《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教学》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学习任务群的教育理念,详细阐述“六步设计法”,分享了如何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一理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谢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具有高度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静校长进行讲座
数学课堂上,以《平均数》为主题,王启萌老师以热门动画人物哪吒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轻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与生活应用。周嘉慧老师以环保视频导入,紧扣主题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领会平均数特性,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两位老师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认识平均数的特征以及平均数的应用,培养核心素养,落实课程目标。
02 周嘉慧老师执教《平均数》
两节课后,段晓茹老师围绕“平均数”一课进行了主题为《聚焦数据素养,共探教学新径》的微讲座,从两节数学课出发,横向纵向不同的方面对比课程,聚焦学生数据素养的培养,与参会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形成数据意识,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段晓茹老师进行微讲座
信息科技课堂上,梁馨月老师执教《编码的秘密》以趣味游戏切入,带我们解密身份证编码;陈蓉老师的《探寻趋势与规律》以生活为素材,让我们用科技思维发现规律。两位老师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形式创新,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梁馨月老师执教《编码的秘密》
音乐课堂中,李钰老师的《凤阳花鼓》、徐晶晶老师的《卢沟谣》分别以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音乐魅力与民族情怀。音乐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两位老师的教学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们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
李钰老师执教《凤阳花鼓》
徐晶晶老师执教《卢沟谣》
美术课堂上,张晓雪老师的《同一幅画》倡导合作创作,郝晓凡老师的《童年的影子》带领我们捕捉光影艺术,两位老师遵循美育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学生在画笔下感受美,塑造美好心灵。
张晓雪老师执教《同一幅画》
郝晓凡老师执教《童年的影子》
体育课堂里,贺存保老师的《原地投掷沙包》教学,让学生们在掌握投掷技巧的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结构化技能组合内容的学练与应用,培育学生体育科学核心素养,增强了体育自信。
贺存保老师执教《原地投掷沙包》
“孤星闪烁光有限,众星璀璨耀长天。”此次教学交流活动,犹如一场知识的春雨,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有效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拓宽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标。这是一次校际间教育理念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的生动实践,更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民大附小教育集团】携手同心育桃李——教育集团迎接楚雄师范学院对口帮扶跟岗研修教师
下一篇:【民大附小教育集团】燃动智慧火花 共创电子梦想——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承办昆明市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