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
—课程建设工作第十二期研修活动
2023年10月26-27日,云南民族大学课程建设工作坊专题研修活动在雨花校区举行。本次课程建设工作坊特邀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主题讲座。
焦建利教授给我校师生带来的讲座是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思考之旅,是一场放下纸和笔的讲座,是一场台下听众与台上演讲者相互呼应的讲座,是一场实时互动、点燃全场、让人随时随地“惊掉下巴”的讲座。焦建利教授通过现场演示将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现和新领悟逐一展现在我校师生眼前,极大开拓了我校师生的知识视野。
当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无不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类社会加快迈进智能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如何在智能化时代谋求“一席之地”?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助力专业发展?是教育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深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学生专场主题讲座中,焦建利教授以人类的四大学习场景为契机,围绕学习是什么?学习到底为什么?以及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如何学习,给予了我校学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的5点建议。
学生专场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焦建利教授的讲座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强大,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场景、工作要求、工作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在“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师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
在教师专场的主题分享中,焦建利教授提到,当前人工智能一日千里,可谓是“日日工业革命,夜夜文艺复兴”,学校教育变革迫在眉睫,对此,焦建利教授给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5种路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5个要求:一是拥抱新技术,做AI时代的技术派教师;二是尽早教会学生驾驭人工智能;三是明确人工智能是协作人类工作,而并非代替人类工作;四是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五是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及时分享交流,与时俱进。
参与教师专场主题的贾望伟老师说,通过主题分享他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将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影响,未来的教育将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了适应这一变革,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代世萤老师则表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但也要警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风险,如隐私泄露、道德伦理问题以及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所导致的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