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马院师生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 第四讲开讲

    时间:2021-05-23 浏览量:

    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之‘四史’讲堂”通过人民网官方微信、咪咕视频等网络平台“云开讲”。5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博雅A303集中观看学习了“四史”讲堂第四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同上这堂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以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提到“信念“你想到什么?如果再来一次思政大课,你还愿意上吗?如果再上一次思政大课,你希望是什么主题的?等4个问题引出。本次课程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慎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三位老师主讲。

    课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指导思想展开,首先由顾海良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导入话题。接着马慎萧老师和付丽莎老师具体向我们讲解这6个时间段,回顾历史,发现问题;借鉴历史,取其精华。从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单一的形式向多种形式的发展,一步步走来我们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正确的。课程讲述了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科学社会主义180年的发展及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认识中国、改变中国的实践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逐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后广大师生纷纷谈心得说体会。高兴林老师表示: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历史,是一部关于奋斗的历史。如今,我们有幸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践行者,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懈奋斗。同学们纷纷表示: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的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先辈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赤诚的青春热血,在中国大地上谱写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奇迹。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扎扎实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