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我校首批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挂牌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18-09-28 浏览量:

近日,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在校党委副书记刘荣的直接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积极努力下,在各地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我校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民族团结进步人才培养教育实训基地挂牌活动(以下简称“挂牌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挂牌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我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挂牌活动高度重视,认为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我校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云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此次挂牌活动学校授权的代理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丽杰带领本院的杨坤洋、汤建荣、左邱宇、鲁建彪、顾继国、李朝康、章世家、袁泽民等教师,利用7、8月暑假时间,分赴云南省的26家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及各地州博物馆挂牌建立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参与挂牌的各位教师不畏艰辛,克服困难,从昆明驾车到各有关单位挂牌,足迹遍布全省大多数州市(县),有的还深入到乡镇、村民小组挂牌。每到一处,大家都召开座谈会,举行挂牌仪式,介绍学校办学成果,讲清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目的,虚心听取共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树立了学校良好的育人形象,受到共建单位的好评!

受学校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丽杰与各共建单位签订了《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按照“共创、共建、共享”的双赢原则,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名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教育实训基地”“民族团结进步人才培养教育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地点设在地方单位。地方共建单位每年按照自身接纳能力接纳学校各专业学生实习。双方根据具体工作需要组成实习实训基地领导小组,双方定期研究有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协作事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平台建设。只有通过建立一批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究现实社会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过程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民族大学预科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去信回复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民族大学同学的回复》《陈豪书记对云南民族大学的批示》《阮成发省长对云南民族大学的批示》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建设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挂牌建立“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对优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肩负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稿:李朝康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