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党团学工

第三期“魁阁”专题读书会——“经典名篇诵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4-18 点击:

第三期“魁阁”专题读书会——“经典名篇诵读与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精髓,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巩固进步示范创建,4月16日,社会学院团委学生会联合“魁阁”读书会、青协、社工协会和研究生党支部共同开展“经典名篇诵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读书会。学院党委书记普金山老师和党委副书记冷雪梅老师出席本次活动,读书会由曾文强老师主持。本次读书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各团支部在线上积极参与学习。读书会分为两部分,一是普金山书记做民族团结誓词碑讲解,二是同学朗诵诗歌、短文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普金山书记讲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过程,对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它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人类民族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新中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物证。他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讲述中,回顾了云南各民族解放的历史过程,地方各民族头人及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场景,普洱地区民族团结代表会议的举办以及剽牛的详细过程。讲述生动形象,既有故事性,又有哲理性。同学们从讲解中深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与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团结誓词碑宣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李苏新、廖富坤和宋金鑫朗诵了《胡琏家书》。在著名的石牌保卫战来临前,胡琏一大早就分别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遗书,“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死得其所,正宜欢乐。”“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道出中国军人以身许国、一往无前的气魄。朗诵感情丰富,富有感染力。

陈加诚与大家分享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节选。格萨尔王在国与家的抉择中,舍弃了他心爱的森姜珠姆,选择了卫国戍守。格萨尔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人们反对侵略、反对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反映了人们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以及对公平正义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来看,《格萨尔王传》体现出明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达了英雄主题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曾珂婷分享《狂欢之歌》,该诗歌的作者是20世纪中国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诗人纳•塞音朝克图的,被誉为“蒙古族的鲁迅”。诗篇抒写了内蒙古草原新旧社会面貌的巨变,歌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兄弟民族团结与建设美好生活的故事。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无垠草原深处的万千美景:昔日荒凉的草滩,如今出现了崭新的村庄。该诗歌激情澎湃,音调高亢,诗风粗犷豪壮。田佳敏和于洁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家团结奋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董美翠结合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分享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她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要努力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更要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宣传者,要相互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积极促进各族兄弟姐妹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曾文强老师分享了《光明日报》评论员的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结合社会学专业的特征,从理论视角、论文的构思和布局、语言的表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和大家分享了学习体会。 

活动最后,冷雪梅副书记向大家表示鼓励和感谢,并对学习活动进行了评述和总结。她肯定了同学们的准备以及精彩表现,认为这期的读书会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参与积极,效果突出。同学们通过经典诗歌、散文和论文的朗诵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专业学习,更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政治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要结合专业特征,不断推进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研究。(文稿:曾珂婷,曾文强;摄影:张原,欧松源)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