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党团学工

跨越千里传薪火,红色精神润云岭——“可爱的中国”主题宣讲会在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温情开讲

编辑:shxy1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

秋风正好,初心如炬。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9月23日下午15:30,一场跨越几千公里的红色对话在云南民族大学格致B204报告厅缓缓拉开帷幕。来自江西省余干县“可爱的中国”东山讲堂宣讲团的史苗茂老师,携着鄱阳湖畔代代相传的革命记忆与方志敏精神的无穷力量,为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新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一场“为了可爱的中国——从方志敏精神看信仰与担当”的主题宣讲,让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在青春校园里深深扎根。    

  

 

宣讲会伊始,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吴兴帜老师首先向在场的师生们介绍了远道而来的嘉宾——江西省余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艳平,宣讲团的史苗茂老师及其成员,并用热烈的掌声开启了这场红色教育之旅。

 

宣讲以一段视频开篇,视频中,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描述的“欢歌将代替悲叹,富裕将代替贫穷”的憧憬画面缓缓展开,如同跨越百年的历史画卷,将中国从苦难岁月走向繁荣复兴的变迁娓娓道来。“近百年的时光里,是谁用生命守护着‘可爱的中国’的理想?”史苗茂老师以此为引,带领师生们循着方志敏的足迹,开启了“读懂信仰、看见成就、明确担当”的红色之旅。

 

 

宣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信仰铸就丰碑、星火映照鄱湖、青春接续伟业。在第一个部分,史苗茂老师细致地讲述了方志敏的一生。1899年生于江西弋阳农民家庭的方志敏,自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就将生命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在艰难的困境中,也从不向恶势力低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信仰,依然用滚烫的笔触描绘祖国美好的未来。而1999年发行的方志敏纪念邮票——一枚印着他坚毅的肖像、一枚衬着《可爱的中国》的手稿,更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他“身处困境仍从容淡定”的精神风骨。

随后展开的第二个部分,宣讲视角来到了余干这片红色的热土。作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余干不仅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更见证了数不清的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斗。史苗茂老师结合“五雷苏区示意图”,从地理条件、地形地貌、群众基础等各方面生动解析了这片土地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弃文丛军的罗英、拼死在白色恐怖中为苏区输送物资的白梅、为了革命事业一生清贫的余金德、誓死捍卫党的理想信念的高敏……一个个方志敏精神的实践场,串联起了余干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壮阔史诗,让方志敏精神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英烈们用生命践行的信仰。

   

当宣讲进入“以青春接续伟业”,一段展现今日余干风貌的视频让现场的师生们都为之动容,视频里,鄱阳湖畔的碧波万顷、余干的大闸蟹、书声琅琅的现代化校园,都在印证着方志敏笔下所说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此为参照,史苗茂老师提出了问题——新时代的我们,能为“可爱的中国”做些什么?一番互动讨论后,同学们也结合了云南的地域特色,为如何建设“可爱的中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宣讲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但红色的种子却早已在师生们的心中悄然发芽。从江西余干到云岭大地,从革命先辈到当代青年,“可爱的中国”的理想从未褪色,而方志敏精神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熠熠生辉!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