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纪要|青年择偶观
(本次活动海报)
3月26日晚19点,在博文院326会议室举行了以青年择偶观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陈尉然与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熊儒梦领读,读书会参与人员为在校硕士研究生。
领读环节
领读人: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陈尉然
首先,陈尉然同学领读了《单身者舞会》一书,她强调本书并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觥筹交错的舞会进行分析,而是基于整个法国农村的农民群体进行讨论。她指出当时的农民已经出现了与现代社会的相似的状况,即不婚不育现象。布迪厄想探究为什么家乡的经济情况和婚姻状况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当地的人较为注重长子继承制,但不婚不育的群体增多则说明了长子继承制存在缺点,不婚不育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来自财力和世俗上的婚育压力。
其次,陈尉然同学强调了布迪厄得出结论:即不婚不育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单身者是一个婚姻决策的失败者,更是整个婚姻制度,包括整个农业社会崩溃的结果。她认为婚姻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一个家族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婚姻受严格的规则支配,婚姻关系与整个家庭的未来密切相关。她指出在当时的法国农村社会,个人婚姻的主要功能是确保一个家庭的延续以及不损害家产的完整性。
最后,她强调了以下两个结论,一是相对于城市男孩来说,乡村男孩更难结婚;二是相对于幼子和地位在长子之下的其他儿子来说,乡村长子更难结婚。她认为虽然婚姻交换制度发生了改变,但支配婚姻交换的逻辑仍然没有变化,即男性趋向于高就低的婚姻,女性趋向于低攀高的婚姻。因此,低攀高的农村女孩不愿嫁给农民,而高就低的农村男孩则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此时,对于仍然注重长子继承权的贝亚恩社会中,长子不得不在乡村保持农民的身份,而市镇和乡村的文化对立,使乡村长子结婚更加艰难。会中,长子不得不在乡村保持农民的身份,而市镇和乡村的文化对立,使乡村长子结婚更加艰难。
领读人: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熊儒梦
首先,熊儒梦同学领读了《单身社会》一书,并对本书两个观点进行了梳理。一是发展独居:独居人口的急剧增加并不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它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贫富差距和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我们目前没有做好迎接单身社会的到来,但社会的发展无法逃避这一现象,独居将成为发达国家的特征。二是回归家庭:单身或独居生活只会是社会多样生活方式的一种,并不会成为统治社会生活方式的局面,因为它是一种亚文化而非主流文化。人们总是不惧于与他人发生联系、建立亲密关系。
其次,熊儒梦同学分享了自己对单身社会的看法。她认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场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单身时代”的前景是好的,也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可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令人担心,当我们一个个独自老去时,身边的亲人、朋友、伴侣一个个离开,只剩我们自己时将如何独自生活。她认为养老院是一个好的去处,但我们更希望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她认为我们都无法回避一种可能性,即那个每天等待有人来敲门的老人,可能是我们所爱的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讨论环节
问:你对于单身生活的理解?
回应:单身对很多人来说,是追求自由的机会。在以往的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束缚和约束,而单身状态下则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和计划,不需要顾及另一个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工作上,单身者可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并开辟新的职业道路。在生活中,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发掘更多的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
在单身状态下,可以探索自己的内在、碰触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自我认知,也给了你追求真正自己的机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快乐的基础,自己的感觉、自我成长才是一切的核心。同时,单身也不代表没有情感和友情。许多单身者选择保持友谊关系,包容彼此,互相支持。友情关系不需要表达太多的情感,但会给予你安慰和支持。如此根深蒂固的友情关系让单身者感到内心平静,而且不会感到孤独。单身并不代表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