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魁阁读书会|2024年第五期读书会纪要
5月9日晚20点,本学期第五次研究生读书会于博文院326会议室举行,此次分享书目为《疯癫与文明》。本次活动由2022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庄茗祯主持,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熊儒梦领读。读书会参与人员为在校硕士研究生。
领读环节
领读人:2023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熊儒梦
熊儒梦同学通过作者简介以及福柯对于理性化形成划分的三个历史时期:“愚人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大禁闭”时期(古典时期)、“精神病院”时期(现代)来解读《疯癫与文明》这本书。
首先,她对本书作者米歇尔·福柯的生平做了介绍,并对“疯癫与文明”这一主题进行阐述,指出该书是福柯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批判的开端,对理解福柯的后现代思想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熊儒梦同学对理性化形成的三个时期分别阐述。第一个时期:“愚人船”时期——理性与非理性平行存在于社会,随着麻风病的消失,出现了“愚人船”这一有着现实基础的文学词语。船上的人被看作是命运或真理的化身。在所有这些具有浪漫色彩或讽刺意味的舟船中,只有愚人船是唯一真实的。同时,她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愚人船的原因进行介绍,指出福柯认为这种疯癫的体验背后体现的是理性世界的变迁。第二个时期:“大禁闭”时期——理性开始具有解释非理性的权利,熊儒梦同学对“禁闭所”一词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了福柯所得到的重要论断:禁闭是理性与疯癫分离的第一个转折点。第三个时期:“精神病院”时期——理性彻底征服非理性,她指出福柯在文中集中分析了图克和皮内尔建立的精神病院。同时,熊儒梦同学还分享了现代精神病院同它的前身——收容院的区别。
最后,熊儒梦同学分享了她自己的读书感悟。她认为疯癫与理性是相对而言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评判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会不同。同时,她也强调了福柯所提供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思考。
与谈环节
与谈人:2022级人类学硕士研究生王若怡
王若怡同学主要围绕《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本书进行与谈,首先,她对本书主要阐述内容及作者进行了介绍,讲述了名叫卡塔里娜的女人的经历。其次,王若怡同学介绍了作者通过对话、查询档案、寻访亲属等方式追溯主人公被抛弃的命运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网络。最后,她阐述了自己对于本书的看法,她认为认识不到疯癫的社会才是制造疯癫的机器。
讨论环节
主持人庄茗祯对书本内容分章节进行概括,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治疗的手段和知识受限于时代背景和科学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真理也有可能变成谬误。她回归到本书内容,从疯癫与文明的对比角度看,作者并没有囿于两者的定义,而是从权利的角度进行解释。同时,她认为科学可以延伸到各种学科。她还分享了《美丽新世界》一书的内容,并与福柯在《疯癫与文明》所阐述的内容相联系,为同学们理解本书内容提供了不同视角。
吴志华同学分享了他的一些看法,他强调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疯癫”被看作超自然的存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而后被看作是“道德败坏的”代名词,再到现代被看作精神疾病这一现象,并提出“社会是如何排除异己的”这一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参会同学都积极展开了讨论,各抒己见。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