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做客我校“社会学名家讲坛”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2020922日晚19时,由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社会学名家讲坛”,在云南民族大学格致楼B区204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张泽洪教授担任主讲,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静担任主持,讲座主题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我校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徐祖祥教授、国际合作交流处唐骏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阳媛老师以及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与历史学院、民族文化学院等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100多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泽洪教授首先就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讲述,指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说明了宗教的产生确乎是人类理智、道德的开化,是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然后以少数民族文字的产生和少数民族傩文化研究成果实例,具体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研究对于探讨中华古代文明源头的重大意义。

 接着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地域文化特点,具体从中华民族的三大文化区、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三方面展开。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大多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使得本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三大走廊、六大板块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认为对民族分布格局的勾画中,涉及到民族学、民族史、民族宗教、民族关系等诸多学科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最后,张泽洪教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进行了总结性介绍。指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是族群上的多元和文化上的多元、生态地理上的多元立体,政治格局上的多元一体。总之,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国文化史或世界史上,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族群认同等问题与张泽洪教授展开交流,张泽洪教授针对学生们的问题一一回应。最后,赵静副院长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感谢张泽洪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严谨、生动且富有启迪性的学术演讲。

 2030分,讲座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此次讲座加深了我校学子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的了解,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到许多宝贵的建议和知识,给予了张泽洪教授热烈的掌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