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至29日,“魁阁讲坛”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格致楼B204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的尉建文教授,讲座由朴光星老师主持,社会学院广大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尉建文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特聘研究员、日本法政大学客座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国内权威期刊和国外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报告曾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曾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2016) 等奖项。
10月28日的讲座主题为“后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尉建文教授通过比较后西方社会学与当今中国社会学发展特点,揭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对解释我国社会现象的局限性,并强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本土理论的重要性。
所谓“后西方社会学”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根据各国不同的发展经验对当代社会学的重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世界再次关注“东方”。基于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审查历史发展前景的可能性。尉建文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学有责任向世界解读中国社会的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社会学要以人类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的知识财富为基础,积极多与国际社会学界共同的知识积累过程。
10月29日的讲座主题为“做有趣的实证社会学研究:以社会资本为例”。与前一天的理论知识讲座不同,尉建文教授以社会资本研究为例,为大家讲述了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此次讲座中,尉教授首先从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社会资本的概念比较宽泛,至今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观点,但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社会资本即是嵌入在社交网络中的资源(财富 声誉 权力),在个体社会资本的测量中存在定位法和定名法的区分。定位法测量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使用社会网络中的职业声望来计算个体资本,这一点也为研究者们普遍接受和采用。基于此,尉教授接下来的分析重点就是,声望结构是否可以有效的代表财富、权力和声望这三种社会结构特征,以及声望是否真正具有社会资源的意涵。与之前的研究中使用职业威望来衡量个体社会资本的做法不同,尉教授提出职业权力分值是衡量个体社会资本的较好指标。声望和权力之间的最大差距出现在我们比较知识/(职业)类和管理类。知识(职业)类具有较高的声望没有权力相反,政府类有权力相对较低的威望。通过信度测试和效度测试,可以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权力分值比职业威望更适合衡量个体的社会资本。
在两场讲座的提问环节,社会学院的师生们积极提问,与尉教授热烈互动,尉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在学术研究上给予意见建议与鼓励。主持人朴光星老师还与尉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使在场师生颇受启发与鼓舞。在讲座的最后,朴光星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并代表学院师生对尉教授的到来和精彩的讲座表示诚挚的感谢。在一片掌声中,连续两天的“魁阁讲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