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首页

边疆社会治理及现代化建设调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01 点击:

红河县迤萨镇组


为尽快了解红河县域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朴光星老师、李勤老师、曾文强老师和白晓明老师(红河学院)的带领下,调研组马不停蹄进社区、入产业园区、访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确定:对该镇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运用、移民安置点治理及建材市场发展等三个调研主题,分3个小分队开展具体调研活动。

农业科技运用调查分队以勐龙村为调查点,通过对村干部访谈、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在调研中发现:农业科技运用改变农村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在乡村振兴中起积极推动作用。此外,在沪滇协作平台的持续帮扶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下,村寨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了巨大改善。

 

移民安置点治理调查分队以水库建设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两个社区为调查点,积极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展开沟通,开展座谈和入户访谈。调研发现:经济落后县域城镇化的艰巨性。为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加强县城的带动服务功能,迤萨镇在县城附近设置若干扶贫移民安置点。然而县城产业滞后,无法为搬迁农民提供有效就业岗位,他们难以融入县城、适应城镇生活,造成很大社会治理难题。

建材市场调研分队以县城最大的两个建材市场为调查点,了解了建材市场的运行状况及其对乡村建设的影响。在调研中发现:经济落后县域产业发展的脆弱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求增加,这刺激县城形成庞大的建材市场。然而这个市场由外地商人主导,当地商人难以充分参与,外地商人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撤离,县城产业缺乏稳定的发展基础。

以上对于了解当今我国中西部县域发展现状,都有一定启发。调研期间,调研组每个成员认真准备、积极参加,不仅提高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而且提升了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暑期学校取得预期效果。

文稿:朴光星

金平县金水河镇组

在李云霞、李灿金、刘月英老师带领下,边疆社会治理及现代化建设调查组一行16人到金平县金水河镇开展田野调查。金水河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南部,边境线长达126公里,与越南接壤,有国家级口岸一一金水河口岸。全镇人口约2.4万,居住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布朗等民族。调查组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边境口岸管理、特色产业发展、边境管控、防范跨境违法犯罪和边境贸易、民族团结等方面开展调研。

为了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开展好调查活动。调查组同当地社区、政府、海关、派出所等开展座谈交流。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各调研点开展田野调查。

在同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座谈会上,镇党委书记介绍了金水河镇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治理情况,随后大家针对调研主题同各位领导进行深入的交流。调研边民互市点时,了解到6天一个周期,中越两国边民进行贸易活动主要产品有农副产品、熟食、民族特色服饰、药材、日用品等。在傣族村寨,调研组参加了当地傣寨傣文培训班活动,了解了傣族文化的现代性传承。在参观了口岸时,海关工作人员讲述了当年边防部队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勇事迹

 

在同入境边防检查站学习座谈中,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边防警察为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口岸出入境秩序,预防和打击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在调研传统少数民族村落时发现,“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四合一”发展路径,能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政府、市场、合作社和村民的有效互动,药材产业的发展让农户持续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幸福感增强

调查组发扬艰苦奋斗的学术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师生确实感受到维护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积极推动边疆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边疆、发展边疆需要进行各种积极探索。

文稿:杨紫宵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