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彩云之南的95后姑娘周满琴,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怀揣着“让教育之光照亮边疆”的坚定信念,毅然跨越 5000 余公里,奔赴新疆库车投身教育事业。
翻开她的日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要做一粒扎根天山的石榴籽,让学前教育的种子绽放出民族团结之花。”

如今,这位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共青团员,正在东城街道新天地社区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志愿篇章。

青春三重奏
青少年成长的“筑梦师”
这位学前教育专业的“筑梦师”,创新打造了“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项目,用“心理剧场+成长档案+特色生日会”的关爱矩阵,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她成功转化了28名内向儿童,让他们勇敢地走出自我,更帮助7名特殊儿童迎来了人生中的首次生日会!
其中,叛逆少女阿比代在她的耐心辅导后华丽蜕变为“红领巾讲解员”,成为了社区里的小明星!
团务改革的“智多星”
在团务工作中,她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智多星”。她依托电子化团籍管理系统,确保了毕业生团关系转接的“零差错”。创新开发的“荣誉申报智能导航图”,更是让奖项评审变得规范而高效。她还搭建了“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为87名青年学子出具了实践鉴定,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文化润疆的“巧工匠”
她是一位文化使者,她原创了“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将中秋诗会与麦西来甫相结合,在村晚中融入非遗剪纸,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她设计的代际互动游戏深受居民喜爱,“文化盲盒”项目更是入选了街道民族团结典型案例。腊八赠粥、中秋联欢等活动,更是促成了23对跨民族帮扶对子,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

创新方法论
三维育人、游戏化破冰、三阶模型
周满琴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三维育人”服务闭环和“游戏化破冰”工作法,通过文化体验打破民族隔阂。她还提出了“文化认知——情感共鸣——行为认同”三阶模型,让志愿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服务成绩单
硕果累累
在她的努力下,共开展特色活动43场次,覆盖群众2200余人次,建立电子档案578份。她也因此荣获市级 考核优秀志愿者称号!

青春誓言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每次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听见居民们的欢声笑语,就更坚定我的选择。这里不是远方,是心之所向。” 周满琴如是说。从澜沧江畔到天山南麓,这位90后志愿者正在用专业与热爱,在社区阵地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