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构建“五位一体”团学工作新格局 ——太极瑜伽学院2019-2020学年团学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04-17    点击量:

2019 -2020学年,院团委在学院党政和校团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12345”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理念、抓住两个关键、建好三支队伍、打造四大品牌活动、构建五位一体团学工作新格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创了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一个理念

学院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思想引领、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服务成长的工作理念。将工作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在组织建设、学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我院团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凝聚“一鼓绳”合力,众志成城、扎实工作、创新内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二、抓住两个关键

(一)抓住加强组织建设这个关键

学院团委始终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学院团委实施“班团一体化”,突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结合学院团支部实际,理顺了支委会与班委会关系,充分发挥支委会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了一支用得上、留得住、走得出去的团学干部。

(二)抓住拓展第二课堂这个关键

院团委结合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2019-2020学年中,我院团委开展的活动主要分为思想成长、文体活动、志愿公益和技能特长四个板块,其中思想成长占总活动数量的53.59%,文体活动占总活动数量的23.77%,志愿公益占总活动数量的10.94%以及技能特长占总活动数量的9.43%。

三、建好三支队伍

学院始终把抓好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三支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把握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三支队伍的核心定位。坚持并落实发展“一心双环”的组织模式,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以学院团委为核心和枢纽,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以学生社团为外围延伸手臂。学院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通过打造五型组织:“先进型”、“学习型”、“实践型”、“服务型”、“创新型”,三支队伍牢固树立了“一盘棋”思维,凝聚起“一鼓绳”合力,形成了“一面旗”标杆。

四、打造四项品牌活动

2019-2020学年,学院团委立足于学院的自身优势,打造了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国际瑜伽日、学术沙龙、健身瑜伽大赛、“龙象共舞”四大品牌活动。

(一)助力中印人文交流,办好“国际瑜伽日”系列活动。联合国将每年6月21日为“国际瑜伽日”。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增进双边友好往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将瑜伽和太极融入到云南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和“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当中,努力把云南民族大学建成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云南民族大学太极瑜伽学院已连续四届举办国际瑜伽日活动,将瑜伽带进大众视野,将太极瑜伽学院塑造为南亚文化交融的纽带。

(二)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组织健身瑜伽大赛、健身瑜伽进社区倡导全民健身。2019年6月21日,2019中印瑜伽学院国际瑜伽日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第四届健身瑜伽大赛在芷院综合体育馆举行,并于下午三点圆满结束。本次大赛由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承办。来自民族大学的13支队伍,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

2019年7月,在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曾林仙的带领下,前往昆明市呈贡黄土坡社区、官渡大冲村社区和五华大新册社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健身瑜伽进社区”活动。

2019年7月,在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曾林仙的带领下,前往昆明市呈贡黄土坡社区、官渡大冲村社区和五华大新册社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健身瑜伽进社区”活动。

(三)拓展学术视野,举办系列学术沙龙活动

2019年学院团委承办了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先后有牛津大学宗教和伦理学Spalding讲席教授、万灵学院院士DiwakarAcharya教授,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国家高端培育智库)副主任、高级研究员邱永辉教授等1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应邀作客学院学术沙龙活动。

6月10日学院团委协助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昆明中印瑜伽大会——现代瑜伽与健康论坛”,中印学者约80人参加学术盛会。

(四)刚柔并济提升专业技能,举办“龙象共舞”系列活动

作为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文化象征之一的太极和瑜伽,也是我院专业的特色和亮点,为促进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寓教于乐,丰富专业知识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我院团委于2019年10月举办第一届“龙象共舞”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印度文化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擂台赛、中印典籍学习交流会、印度电影文化展示。

五、构建“五位一体”团学工作新格局

学院团委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创新性构建“五位一体”团学工作新格局,即素养领域、学习阵地、温暖之家、交流平台、职业通道“五位一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畅通团员青年职业成长通道,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工作闭环。

——素养领域。学院团委以思政教育、能力提升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思政教育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院团委深刻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扎实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有序开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引领广大青年知行合一、勇于担当,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诚信仰者、坚定践行者和广泛传播者。

(2)团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学院团委带领学生不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提出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发扬100年来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把它化为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坚定对于发端于五四运动的中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想信念,要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勉励青年学生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勤于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掌握专业技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

团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专业素养。学院团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知识答疑、外语角、晨读、晨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1)知识答疑。学院团委邀请各科专业负责人定期对团学干部进行专业知识答疑,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知识答疑

(2)晨练。学院团委组织太极瑜伽专业学生每天坚持晨练,巩固专业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

晨练

——学习阵地。学院团委紧紧围绕学院“3.5+0.5”、“理论+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促学、特色文化活动为重点,开展“文化育人”工程,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服务。

1.以赛促学。学院团委组织同学到全国不同的地方参加比赛,让学院学生更加近距离的了解太极瑜伽在中国的发展,让同学对现在的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方向引领。

2.学术讲座。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积极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院团委结合学院特色与优势,举办了20余场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瑜伽与武术的结合,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人才。

3.特色活动。学院团委以举办大型赛事节庆活动为节点开展瑜伽公益活动(2019年6.21国际瑜伽日、太极瑜伽公益课、“全民健身万里行”展演并开展公益课程、太极瑜伽进高校进医院、进社区活动等),充分发挥太极瑜伽服务学生功能助力健康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在课外进行社会实践,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太极瑜伽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学以致用,使太极瑜伽进入大众的健身视野。

——温暖之家。学院团委密切关注全院学生的成长情况。为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学院团委开展了相关“迎新晚会”、“冬季送温暖”等活动,让学院学生感受到学院的关怀。并且该学院团委还组织一系列志愿服务,让全院学生投身于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中。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院和学生之间消除了隔阂,让学院和学生心连心,建设一个更加和睦、更加完整的学院。

1.归属感的建立。举办迎新晚会目的在于表达学校对新生的欢迎,展示当代学生的风采,体现学院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激发同学们对新学校、新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释放才艺、增进友谊的舞台,让大家感受学生会大家庭的温暖。

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2019-2020学年迎新晚会

2.志愿服务。学院团委以学习雷锋精神,宣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者精神境界。发展本院专业特色,努力做符合新时代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太极瑜伽学院坚持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放松,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同学们的联系,及时了解健康状况、宣传防控知识、答疑解惑,加强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注重行为示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太极瑜伽学院志愿服务活动

——职业通道。学院团委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通过分层引导、生涯规划、精准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增强就业意识,充分了解职场需求及职业招聘的技巧,能有效提高就业实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1.分类引导。学院对于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对于基础较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保持基础的同时,加强其能力的再提升,发挥其优势;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夯实其基础,并有计划地提升其能力。

2.生涯规划。学院团委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定期了解学生的就业意识、对于毕业后的打算等,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对于学生的规划做出意见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实战技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