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华社报道:中印瑜伽学院成中印交流新纽带

发布日期:2016-04-11    点击量:

36岁的印度人素芭到中国已经整整五个月了。从最开始有点担心,到申请多留一年,她的这个转变主要是因为瑜伽。

素芭目前在云南的中印瑜伽学院任教。她告诉记者,通过瑜伽教学,她与中国人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她不但知道了太极,还喜欢上了中国食物。

2015年6月,在中印两国政府联合支持下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瑜伽学院在云南民族大学揭牌成立。这所由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和云南民族大学共同创办的办学机构,其宗旨就是通过瑜伽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与印度双边关系的和谐友好,增强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每年派遣至少两位专业教师来华授课,开设瑜伽国际课程。学员还可选择到印度深入学习,印度瑜伽部将对学员进行测试,并颁发国际认可的瑜伽证书。

素芭和亚丁都是通过了印度的全国遴选后来到中国的。此前,两人分别在印度克里希那马查瑜伽学院和德弗文化大学瑜伽学院任职。在中印瑜伽学院,两人分别负责瑜伽体式教授和瑜伽文化、调息、冥想及传统的清洁法。

中印瑜伽学院副院长路芳说,两位印度外教主要为中级培训班上课,而初级培训班也将得到印度瑞诗凯诗瑜伽教练联盟创始人阿诗的亲自教导。

除了初级和中级课程班外,中印瑜伽学院还有面向全校师生以及社会的公益课,目前已经有四千多人受益。路芳告诉记者,学员们除了参与瑜伽的体式练习,还会在外教和中方老师的指导下,更为深入地学习瑜伽的哲学、文化和饮食。

从大学开始接触瑜伽,韩明雪现在已经成为中印瑜伽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但她坦言,此前对印度并不了解,对于瑜伽也只知道体式等内容。通过与两位印度外教的接触和交流,韩明雪不但系统学习了瑜伽的相关知识,也对印度的人文、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瑜伽作为一项综合减压、塑形、平衡身心的运动和生活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喜爱。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认为,瑜伽已成为中印人文交流中最广泛的民间交流形式之一。印度瑜伽与中国太极都蕴含着天人合一、身心健康、顺应自然的和谐精神。

素芭告诉记者,在云南生活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中国饮食对肉类和蔬菜的搭配很合理,这点与印度很像,各种香料的配置也满足了她的需要。她还通过阅读书籍、向身边人请教以及观察公园里锻炼的市民,了解到太极和瑜伽之间存在许多相同点。

“两者都很强调整体的健康,不仅有生理也有心理方面的,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健康的目的。”素芭还发现,中国人很友好,尽管不一定都懂英语,但通过各种形式能体会到他们的关心。

更让素芭开心的是,她在教授瑜伽时发现学生们对印度文化很感兴趣。“作为一名老师,要教学生,也要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必须去了解中国文化,增进相互理解。”(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