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文明校园

    文明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招生与就业创业工作创佳绩

    发布日期:2017-10-20

    近五年来,学校招生与就业创业方工作成绩喜人。招生方面,生源质量与民族生的比例不断提高,生源地不断扩大,主动实施各类专项计划,突显教育精准扶贫,受到上级部门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好评。就业创业方面,学校连续5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并先后获得“2015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质量提升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校园招聘活动优秀组织奖”、“大学生应征入伍先进集体”等荣誉。我校在参加的3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全国铜奖2项,省赛金奖3项、银奖7项、铜奖10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优秀组织奖。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表彰会暨就业创业目标责任书签字仪式

    提升生源质量,为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夯实基础

    近五年来,学校普高招生质量逐年提升。第一,录取分数逐年提高,2017年省内二本批次中有6.34%的新生分数达到一批次录取控制线;第二,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高,由2013年的56%提高至2017年的71.83%,同时征集志愿录取比例逐年下降,与2013年相比较,2017年降低了14%;第三,在云南省一本批次招生的专业由2013年的7个增加到目前的11个。

    丰富生源结构,为示范校建设聚集各民族人才

    学校年度招生民族生比例提高,约为70%(含预科基地),并招齐了56个民族学生,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圆,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的基础。录取评价多元化、生源结构多样化,并承担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统一专项培养任务,增加少数民族考生、贫困地区考生入学机会。

    学校招生工作总结与质量分析大会

    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普高招生工作

    学校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加强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二是培养太极拳和瑜伽专业人才,三是筹建了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新增了丽江师专与德宏师专办学点并招生。学校实行招生与学科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质量联动机制,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对各专业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发挥招生计划杠杆调节作用。

    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流程、确保招生质量

    学校招生录取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阳光招生”、“依法治招”。加强了招生监察,为招生录取工作保驾护航。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始终把加强招生工作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教育作为常规工作,不断强化岗前培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基础;监督招生录取工作全过程,保证了学校招生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严肃了招生纪律,规范了招生流程,确保了招生质量。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动员大会

    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就业形式稳步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将创新创业工作提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列入学校“十三五”规划,纳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陈鲁雁和校长那金华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对创新创业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研究创新推动创业的相关议题。近五年,学校就业率逐年提高,初次就业率由2013年的85.55%提高到2017年的91.60%(其中研究生92.81%、本科91.40 %、专科100%;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为91.26%),年终就业率由2013年的97.8%提高到2016年的98.24%。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特点,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占比较高, 毕业生考研及自主创业比例稳中有升。

    开创新格局,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学校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以通识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搭建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以赛代训”、为优秀的项目团队搭建“指导—实践—比赛—完善—落地—孵化”的培育体系,建立了一支良好的导师队伍。学校开展免费创业技能培训。开展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帮扶学生自主创业。

    校党委书记陈鲁雁、云南省民宗委副巡视员鲁德忠为大学生创业园揭牌

    采取多项举措,就业服务多元化

    近五年,我校公开就业信息,提供多平台就业信息查询咨询服务。2016年我校上线新版“云南民族大学就业创业信息网”,着力推动就业服务上“云端”。学校进一步畅通拓展就业渠道。在“大、中、小、专”招聘会梯次配置格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招聘会的内涵和形式。学校还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服务,我校每年开办国家和云南省公务员免费考前培训,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学校在民族团结广场举办的毕业生专场大型招聘会

    加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助推学生创业

    学校投入约300万元,建立了约2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助推学生创业。并建设了一批创新创业基地和平台。学校还积极争取多方经费支持,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经费3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平台”建设;云南省民宗委给予12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我校创业实训室、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争取到省教育厅、市人社局、就业局等相关部门投入40多万元用于校园招聘、就业指导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