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航宇学院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雨花校区召开,上海市经信委(市国防工办)副主任张华芳、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峰、四川东星航空教育有限公司董事长辜英智、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院院长陈开瑞、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民用飞机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清、北京理工大学航宇学院副教授周思达、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唐嘉宁等7名专家在我校汇聚一堂。我校副校长李炳泽、赵纯,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那金华校长主持。
与会专家认为,云南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汇点,拥有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云南“五位一体航空网络”的建设规划更是为云南航空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驱动力。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云南民航服务与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因此,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云南航宇学院正是适应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航空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还指出,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省部委共建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南亚东南亚语种、电气工程、计算机等学科专业优势明显,发展迅猛,为航宇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教学资源保障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云南航宇学院采取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政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宇航类专业人才提供实践教学保障。云南航宇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机构功能划分合理,课程设置体系科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专家还从专业选择、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修改意见。
那金华对专家表示了真诚谢意,并邀请与会专家参与云南航宇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她指出,成立云南航宇学院是为适应国家和云南省民航事业的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推进云南省“民航强省”的建设,突出云南民族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为云南民族大学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平台。目前,全省尚无一所体系完备、层次齐全的航空类院校,相关学科专业缺乏。而云南民族大学以文科类专业见长,理工类专业数量少,特别是学校已有的专业和省内兄弟院校存在趋同现象。因此,寻求新的学科发展支撑平台和研究领域成为能否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可以说,成立云南航宇学院既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云南民族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李炳泽、赵纯在发言中认为专家的意见建议解答了云南航宇学院筹建中的许多疑惑问题,使云南航宇学院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建设思路更加清晰。相关学院和部门的负责人分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