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讲坛之“何谓中国?民族宗教的视角”在雨花校区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坛主讲人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系、古典文学系、神学系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访问学者——游斌教授,校内外300余师生参加。
讲坛伊始,游斌教授围绕一条线——即“胡焕庸线”引入外国人如何理解中国的问题,通过分析定都的原因,分别讲述了中华民族的阴阳之道和两类族群。接着游教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中国,分别是“地”:生态意义的中国,大地中国;“民”:民族意义的中国,人民中国;“心”:宗教意义的中国,心灵之国。继而游教授又围绕考古学和华夏之夏的历史,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宗教:一是对游牧民族的特点与游牧民族的多元起源进行阐述,分析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的方式,即:征服与统治、移民与渗透、融入,以及少数民族对中国的贡献等;二是宗教与文化中国、心灵中国。从心灵中国的整体宗教格局与中国人是否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展开解释。总结出中国宗教格局的影响和中国宗教土壤的特点;三是从外来宗教的传入、三次浪潮、外来宗教的中国化、外来宗教如何充实中华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四是分析了中国宗教的多元通和之路。
发言交流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向游教授请教了自己对民族宗教方面的疑难点。游教授针对问题,从不同方面深刻地进行阐述,使在场师生对中国民族宗教有了更多的了解。
据了解,本次马克思主义讲坛由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承办。本次讲坛为师生丰富了视野,拓展了知识,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邵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