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学校在民族博物馆报告厅举行了檀香、东紫苏、四方蒿、紫苏、香叶天竺葵、獐牙菜六种芳香植物种子的航天搭载返回迎接及展示仪式。六种芳香植物种子是由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捐赠,并跟随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离地393公里的轨道高度,成功完成中期在轨驻留后,顺利返回。这是全球首次顺利实现芳香植物种子的航天中期在轨搭载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仪式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集团总工程师赵辉向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北京香文化促进会移交上述航天搭载的芳香植物种子。北京香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刘增福先生宣读了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与中农科联投资基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香文化促进会将此次航天搭载的物品的仿真藏品捐赠给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
搭载物品在近40万米的高空环绕地球1000多圈后成功返回,这是中华香文化史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次航天搭载的芳香植物种子的种植及相关产业科技创新等,也必将服务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工程。
校党委书记、香文化研究院院长陈鲁雁,校党委副书记刘荣、李辉,副校长段钢,党委委员段云学,中国社科院教授金泽,北京大学教授乔聪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教授陈进国等领导与专家学者出席仪式。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北京大学、北京香文化促进会、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业厅、湖南衡山县政府、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学校相关学院、职能部门及全国香行业各领域代表参会。段钢副校长主持会议。
陈鲁雁表示,我校将倾力做好“一带一路”香文化挖掘整理、中华民族香文化的科学研究、高层次香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芳香植物种植与精准扶贫工程的结合等工作。
据介绍,学校自2015年3月开始集聚本校宗教学、历史学、医药学等相关博士人才,组建香文化研究团队,并于2016年4月与北京香文化促进会签署战略协议,决定共建我国高校首家香文化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2016年10月,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与北京香文化促进会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华民族香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第一辑《中华香文化研究通讯》。近期,北京香文化促进会、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采取专人负责、专项投入等政策和科研平台支持措施,启动了《中华香文化大典》编纂工程。(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供稿)

学校举行芳香植物种子航天搭载返回迎接及展示仪式

出席仪式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校党委书记陈鲁雁致辞

北京香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刘增福先生宣读了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集团总工程师赵辉向云南民族大学香文化研究院、北京香文化促进会移交上述航天搭载的芳香植物种子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搭载的六种芳香植物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