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志,大内涵
——记校标的创意与设计过程
吴化雨是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她听说“学校要征集标志”,心想多年的平面设计专业知识是自己唯一而最大的财富,在这样难得的机会面前,应该勇敢地参与。
设计,是一件有趣而费心的事。特别是标志设计,它要求在很小的视觉空间内来表达广阔而深邃的含义。识别性与记忆度则是一枚标志的最根本用途。那么,在云南民族大学的众多特征中,哪个特征能给大家最好的识别性与记忆度呢?吴老师在认真地查阅分析了学校的办学性质、定位方向、以及校训后,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丰富”与“源远流长的历史”。众所周知,“云南民族大学”的定位从不局限在大家熟悉的“云南”范畴内,而更多的是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显然,用“民族文化的丰富”与“源远流长的历史”特征作为此次设计的切入点一定比学校的其它特征具有更强的识别性与记忆度。
路的方向明确了,可是怎么走又成了下一次思考的起点。
对于并非在云南土生土长的吴老师来说,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族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求这种基本元素还必须符合高校的特征就更难了。于是,她查阅了大量的云南民族文化资料,走访了许多民族文化专家和民族艺术家。终于,在浩瀚的云南民族图案中得到了启发,寻到了一个闪烁的亮点!
“这个像知识的迷宫,又仿佛书卷的图案是什么意思呢?”
“这叫作“回纹”,在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都在用它,它在不同的民族里有着不同的涵义,比如:有些民族把它理解为云南的“云”,有些民族把它的变形叫做“大老师花”、“小老师花”,但是,最多的解释是“它无始无终,象征着源远流长、延续不断,有很大的传承意味……”
——要找的元素不就在眼前吗?
设计正式开始了!
从设计的构成形式上讲,“云南民族大学”应该从“大方、丰富多彩”来着手。“方”的平面构成形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用四个元素分别向内摆放更具凝聚力。但同时,这是否会显得太呆板了呢?对了,在四周加上一些小圆点可以为它增加活力,并能够使这种张力适当地向外扩散。而且这种“方”与“圆”的结合,不正好寓意着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吗?
色彩上,吴老师毅然大胆地采用了蓝色与橙色这一对互补色,这使它既能表现云南民族大学丰富多彩的文化,又能突出标志设计的另一个特征: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易视性强。
此外,在南端的元素中采取变异的设计手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造型,就更能够加生动地突出云南的地理方位和特征了。
离评审的日子越来越近,设计也在一步一步地完善着,吴老师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的多位平面设计老师征求意见,还通过电话和网络向母校云南民族大学的老师请教……讨论、分析、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成为了那段日子生活的“主修课”。
评审结果出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吴老师所得到的反馈意见大多是肯定性的,同时也通过评审得到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比如:整体不够简洁等)。于是,她带着这些建议又一次回到“讨论——修改——分析”的生活中,所不同的是,这次多了一份喜悦与信心。
为了使这次的设计更能有说服力,吴老师还从网上下载了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标志进行学习,如:潘天寿纪念馆、中国丝绸、王府井饭店、中国美术学院等。同时找来了最近一两年出现的具有时代感的标志设计,形象生动地为大家解释了标志设计“简洁”的真正涵义:简洁,并不是单纯的简单,它要求有丰富的内在表现能力,要表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就必须尊重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就一直惯于用“丰富”的“纹花”去表现它;从平面设计的角度去分析它,四个近似的造型元素如此使用,视觉上并不繁琐,反而起到了很好的重复记忆的作用。之后,她又收集了国内现有的各所民族院校的标志作为对比分析的对象,力求做到设计的新颖独特。
历时十一个月的设计、评审、修改过程终于在2003年9月尘埃落定。吴老师说,作为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学校就像自己的“家”,能够为自己的“家”作出一点贡献是她莫大的荣幸。如今,“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积极发挥着各自的才干,吴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始终无怨无悔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