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省纪委“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工作”第一调研组到我校雨花校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我校及其它在昆高校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工作开展情况。
省纪委第一调研组成员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蒋皓、党风政风监督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雷文毅参加调研。省纪委纪检监察二室副主任侯玉萍,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组长沈光善,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副组长朱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0家在昆高校的纪委书记,我校党委书记陈鲁雁出席会议,纪委书记李毅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调研组成员蒋皓围绕此次调研目的意义和调研内容作了讲话,此次调研内容是了解各高校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情况,各高校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特色亮点工作,及其对全面从严治党其他方面工作可借鉴的工作方法等。
我校党委书记陈鲁雁围绕四个方面报告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可借鉴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特色亮点。一是深化“一项治理”。 校党委围绕管党治校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民大实际的、标本兼治的管党治党制度体系,其核心是“一体两翼”,“一体”即“六个要件”,两翼即“六权治本”、“六个阳光”。二是压实“两个责任”。 学校始终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 严格执行“六大纪律”,层层分解传导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局面。三是恪守“三个从严”。 学校坚持重点突破,从严教育管理干部,从严执行“八项规定”,从严开展专项整改。做到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四是用好“四种形态”。 学校党委、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 “四种形态”。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严管厚爱成为常态;严管“关键少数”,让“动辄则咎”成为常态。
陈鲁雁提出六点认识,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二是坚持把“三重一大”、“七个关口”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源头反腐的根本来抓,防止“光打不防、越打越忙”,从源头上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三是做到压实“两个责任”与践行“四种形态”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党委、纪委的作用,推动“两个全覆盖”,确保党内监督没有盲区、不留死角;四是一以贯之地施行“六个要件”、“六权治本”、 “六个阳光”等治理举措,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制度中规范,致力于在民大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五是深刻汲取以往教训,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八项规定”,严管干部队伍,严织制度的笼子,避免民大重蹈覆辙;六是用追责来倒逼责任落地生根,构建“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严密链条,用燕子筑巢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民大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
会上,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0家在昆高校的纪委书记围绕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报告了各家开展的情况。
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组长沈光善讲了四点意见,一是今天的调研体现了省纪委对高校的重视;二是民大有许多做法树立了标杆,学校建成了云南省高校第一个纪律教育基地,使纪律教育有了阵地和载体;三是各高校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方面成绩不小,问题不少;四是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力度,持而不息纠正“四风”,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省纪委纪检监察二室副主任侯玉萍就高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的工作作了讲话。
会前,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云南省大数据中心以及云南省纪律教育基地。


(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组长沈光善讲话)

(我校党委书记陈鲁雁作报告)

(参观云南省纪律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