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名称:社会学
学科代码:0303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一直以西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在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本学科的优势特色。我校社会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三个定位”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教育部学科建设要求,设置了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等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在应用社会学学科方向下设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等研究方向,在社会工作学科方向(含MSW专业学位点)下设宗教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等研究方向,在人类学学科方向下设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研究方向,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学科方向下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方向等,围绕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东南亚区域社会等开展科学研究,突出本学科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边疆性、民族性、国际性特色。本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上述四个学科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充分体现本学科“边疆性”“民族性”的办学特色。
(二)学位目标
本学科点立足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以科学合理的学位目标推进专业建设以及学生就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有机统筹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为目标导向,强化专业建设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二是在国家相关的研究生培养政策指导下,修订完善本院研究生培养方案,保证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与就业。三是制定相关的升学奖励机制,鼓励硕士研究生考博进修以及在读博士生海外留学等,优化学科建设,扩大本校社会学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3年,学位点招收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完成答辩11人,7人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和授予学位的硕士研究生84人。截止2023年底,本学位授权点在读博士生57人,硕士生225人。
(四)研究生(硕士、博士)就业基本状况
2023年,社会学院各类毕业生共计212人,其中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共有毕业生118人,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三个硕士专业共有毕业生84人,社会学博士专业共有毕业生10人,硕士生初次就业率80%,博士生初次就业率为100%。截止2023年12月30日,硕士生就业率84.52%,博士生就业率100%,总体就业率82.07%。
截止2023年12月31日,94名毕业研究生中,落实就业81人;协议和合同就业7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人,占比75%,博士研究生10人,占比100%;硕士研究生灵活就业1人,占比1.19%;考博升学7人,占比8.33%。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党政机关等。
(五)研究生导师状况
我校一级社会学博士点现有导师团队5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4人。教师主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忠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90%以上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专业背景以社会学为主,兼有民族学、宗教学学科专业。
学科带头人张桥贵教授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云岭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此外,本学院导师团队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云南省文化名家4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云南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12人等。
二、基本条件
(一)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1.应用社会学
主要研究领域: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特色与优势:应用社会学在众多社会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校社会学学科发展与云南的区位特点,在西部边疆地区,特别是云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应用社会学研究主要采用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云南的民族、宗教、生态在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历时性的研究。阐述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机制,探析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多元宗教共存与社会稳定、宗教冲突与协调机制、宗教中国化、边境宗教组织与社会治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为国家提升民族地区现代化治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慧支持。
2.社会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宗教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
特色与优势:该研究领域在社会工作专业基础上,坚持“立足边疆、服务边疆”的专业发展理念,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不足及未来需求,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面向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主要采用多元视角、发展视角和文化视角,聚焦于宗教事务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社会治理的整合性研究,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积极作用,培养一大批训练有素、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
3.人类学
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宗教人类学。
特色与优势:该研究领域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尊重不同的文化,愿为各民族、各阶层民众服务,有世界大同、文明互鉴、国家富强志向和责任感的高级人才。主要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平衡、异地搬迁文化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群体、留守儿童、妇女流动等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立足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开展人类学各类主题研究,鼓励开拓云南周边东南亚、南亚区域海外民族志研究及写作,深入了解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动态。
4.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
主要研究领域: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
特色与优势:该方向立足于云南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地域性、学科性与国际性的整合研究,服务国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战略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悉社会治理政策法规,有较强理论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社会管理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注重理论与经验结合,主要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边疆乡村发展与治理的特点,在边疆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治理、边民跨境流动管理等方向开展研究,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此外,还就南亚东南亚毗邻国家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等开展科学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师资队伍
1.学科带头人:张桥贵,教授,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宗教和宗教社会学。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首批云岭学者。获教育部、国家民委、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11次,其中一等奖5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3项,其中3项以优秀等级结项,成果3次刊载《成果要报》。出版《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宗教人类学》《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和《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13篇发表在《世界宗教研究》,8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含封面要目)或论点摘编。
2.应用社会学方向:孙浩然,教授,社会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工作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云南省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在职博士后,美国旧金山大学访问学者,云南省社会组织评估专家,主要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19项,出版著作4部,在《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7篇,研究成果4次获教育部、云南省、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或二等奖。
3.社会工作方向:陶自祥,教授,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与“三农”问题,在《青年研究》《民俗研究》《中国青年研究》《思想战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学术论文20篇,全国核心期刊5篇。2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一般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受到学生高度一致好评,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升学博士研究生,进入高校就业,考上选调生等。
4.人类学方向:吴兴帜,教授,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跨境民族文化等研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延伸的平行线:滇越铁路与边民社会》等学术专著、编著4部;在《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负责人。为本科生开设《人类学概论》、硕士生开设《文化遗产学》、博士生开设《文化人类学专题》等课程。
5.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方向:朴光星,教授,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与边疆社会研究。韩国高校智库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7月以“高层次引进人才”到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工作。目前担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北朝鲜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等5项,出版著作《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跨国流动与社会变迁》等4部,发表主要论文30余篇;在教学方面,主要负责“国外社会学理论”和“专业实践实训”课程。
(三)科学研究
2023年,本学科点共获得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滇黔佛教藏外著述整理与研究》,一般项目2项:《云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态链建构策略研究》,青年项目1项:《西南地区“候鸟老人”异地生活实践的民族志研究》,西部项目1项:《云南边境县城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获得4项省部级项目立项,另有近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及其他课题项目在研,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结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1篇(含C扩4篇),其中《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准市场供给研究:原因、逻辑及策略》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转载。
出版专著7部,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会统计学入门》,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边疆与现代性:老挝西北部阿卡人社会变迁的民族志》《云南民间经籍的文化传播研究》等专著。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获6项,其中一等奖1项,3等奖5项,张桥贵教授、林建宇博士《传教士“牛皮圈地”传说流变与地域生成》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论文类)一等奖。赵静院长参与的《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的多维交叉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获2022年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举办重要学术讲座20余场,参与人次2000余人次,其中邀请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教授、刘少杰教授等开展学术讲座。
(四)教学科研支撑
与云南振滇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合作申报的《社会工作专业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得批准立项,该基地是全省首个以及唯一的省级社会学学科产教联合培养基地。马永清教授主持的《社会工作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获得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孙浩然教授领衔申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中的云南宗教文化研究》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立项,该团队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好社会学学科的特色优势,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本学位点还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多个社会学、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基地。
此外本学位点的科研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云南省社会学重点学科、社会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云南省B类高峰学科-社会学、云南省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创新团队、云南省高峰学科创新团队、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团队等学科平台。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特点,本学位点还投资建设了设备总值达数百万元的实验室,并配备了社会工作VR实务教学工作站、音乐治疗椅、社会工作VR终端教学设备等先进仪器设备。此外,为方便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和田野调查,本学位点还在昆明市内与多个社区合作,挂牌设立实习点。
(五)奖助体系
1.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
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分为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不断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成立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资助领导小组,由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等组成。其中,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评审领导小组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包括研究生院、学生处、财务处、科技处等。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与云南省财政厅、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有《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评审办法》《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云南民族大学全日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等文件。
2.奖励水平与覆盖面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水平与覆盖面:博士研究生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0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覆盖面为100%(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留学生和有固定收入的除外。
研究生奖学金水平与覆盖面:研究生奖学金主要包含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评选范围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定学制内),留学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本校的研究生除外。奖励金额标准为硕士20000元,博士30000元。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发放给规定学制内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覆盖面100%,分为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奖励金额标准分别是12000元(15%)、10000元(50%)、8000元(35%)。新生奖学金统一补助标准为每生10000元。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规定具有中国国籍的学制内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包含新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100%。分一等、二等、三等,奖励金额标准分别是8000元(15%)、6000元(50%)、4000元(35%)。新生按照生源情况分为推免生为一等奖学金8000元,第一志愿考生为二等奖学金6000元,其他全日制研究生为三等奖学金4000元。另外针对一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进步奖为2000元。此外,研究生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评审的宝钢奖学金、兴全责任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还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一)招生情况
2023年,为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学校规定进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录取硕士生91人,其中:社会学专业33人、人类学专业15人、社会工作专业43人。录取博士生16人,社会学专业11人,人类学专业5人。
(二)思政教育
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出发点,将德智体美劳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不断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部门协同的全员育人模式,将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育人工作落实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研究生院、培养单位、学位点三个层面系统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把学术培养与日常教育管理紧密结合,切实做好研究生日常行为和思想、组织、纪律的教育管理。
(三)课程教学
我校社会学学科目前开设博士和硕士主要课程45门,如表2所示。此外,2023年朴光星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外社会学理论(经典)》课程,获得云南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有力支持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表2 社会学学科博士硕士开设的主要课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主讲人 | 学分 |
1 | 社会研究方法(博) | 必修课 | 陶自祥 | 3 |
2 | 社会理论(博) | 必修课 | 朴光星 | 3 |
3 | 民族学/人类学学说史(博) | 必修课 | 黄建生 | 3 |
4 | 学术写作(博) | 必修课 | 孙浩然 | 1 |
5 | 宗教社会学(博) | 必修课 | 孙浩然、张庆松 | 2 |
6 |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博) | 必修课 | 陈德顺、孙浩然 | 2 |
7 | 文化人类学专题(博) | 必修课 | 吴兴帜 | 2 |
8 | 社会人类学专题(博) | 必修课 | 沈海梅 | 2 |
9 | 民族社会学(博) | 必修课 | 马永清 | 2 |
10 | 宗教人类学专题(博) | 必修课 | 徐祖祥 | 2 |
11 | 社会学理论 | 必修课 | 徐祖祥 | 3 |
12 | 社会学研究方法 | 必修课 | 孙浩然 | 3 |
13 | 量化分析方法 | 必修课 | 孙跃 | 3 |
14 | 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 必修课 | 李灿金 | 2 |
15 | 性别社会学 | 选修课 | 周爱萍 | 2 |
16 |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 | 选修课 | 孙浩然 | 2 |
17 | 社会问题专题研究 | 必修课 | 陶自祥、李杰等 | 2 |
18 | 发展社会学 | 必修课 | 曾黎 | 2 |
19 | 民族社会学 | 必修课 | 李云霞 | 2 |
20 | 环境社会学 | 必修课 | 文艺花 | 2 |
21 | 宗教社会学 | 必修课 | 张庆松 | 2 |
22 | 边疆社会学 | 必修课 | 赵静 | 2 |
23 | 文化遗产学 | 必修课 | 吴兴帜 |
|
24 | 当代人类学研究专题 | 必修课 | 王建华等合上 | 2 |
25 | 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 必修课 | 李灿金 | 2 |
26 | 影视人类学 | 选修课 | 王建华 | 2 |
27 | 语言人类学 | 必修课 | 赵瑛 | 2 |
28 |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 | 必修课 | 徐祖祥 | 2 |
29 | 中国人类学史 | 必修课 | 宋野草 | 2 |
30 | 民族志方法与中国西南族群研究 | 必修课 | 沈海梅 | 2 |
31 | 南亚-东南亚民族志导论 | 必修课 | 王建华 | 2 |
32 | 中国民族学概论 | 必修课 | 沈海梅 | 2 |
33 | 人类学名著导读 | 必修课 | 刘虹每 | 2 |
34 | 宗教人类学 | 必修课 | 宋野草 | 2 |
35 | 生态人类学 | 必修课 | 杨跃雄 | 2 |
36 | 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专题 | 选修课 | 吴兴帜等合上 | 2 |
36 | 政治人类学 | 选修课 | 杨跃雄 | 2 |
38 | 社会工作理论 | 必修课 | 马永清 | 2 |
39 |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 必修课 | 周鑫 | 2 |
40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必修课 | 曾黎 | 2 |
41 | 社会政策 | 必修课 | 代志鹏 | 2 |
42 | 社会工作伦理 | 必修课 | 文艺花 | 2 |
43 | 民族社会工作 | 选修课 | 曾黎 | 2 |
44 | 民族地区女性社会工作 | 选修课 | 李云霞 | 2 |
45 |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问题 | 选修课 | 赵静 | 2 |
(四)导师指导
本学位点研究生导师的选聘、培训和考核均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强调立德树人成效、科研业绩的创新性和突出贡献,并要求治学严谨,学风端正,确实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2023年,本学位点新增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严格要求研究生导师,至少每两周对研究生进行一次系统指导,并做好严格的指导过程记录。内容主要有:一是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指导研究生制定科学、严密的个人培养计划和科学研究计划。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着力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日常培训,做到教育常态化,每学期至少一次专题教育,明确研究生导师责任义务,规范其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职业生涯及招生指标挂钩,将师德考核放在首位,构建教师师德、学术能力和培养质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师德师风建设颇有成效,全年未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四)学术训练
本学位点研究生参与导师的各类学术项目研究10余项,通过学校搭建的各类学术平台进行学术创新训练,有5人获得教育厅项目,12人获得校级项目支持。学院设立社会学院第一届“魁阁”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经费博士研究生类:20000元/项,硕士研究生类:4000元/项,43项获得立项,其中硕士31项,博士12项。积极鼓励学生写作与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全院研究生共计发表19篇论文,其中CSSCI论文4篇,北大核心论文2篇。
开展线上线下研究生学术讲座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大、中国农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知名教授辅导研究生展开学术训练,扩展研究生的学术关系网络。开展好研究生暑期社会调研活动,由16名教师指导带领74名研究生,深入云南大姚县、姚安县、金平县、红河县和石屏县展开专业学术调研和实践服务活动,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肯定。
构建“校地合作”平台,积极融入社区治理。由学科建设带头人申报高校社区项目,组织研究生参与社区楼栋治理,在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为探索总结社区治理经验贡献力量。打造新型学习平台,扩大研究生学术视野。积极推进研究生读书会建设,全年共举办24期研究生“魁阁”读书会,通过和国内多所高校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
(五)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有多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多项国际与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学院打造“魁阁”读书会学术交流平台,共举办读书会、文献研习班、学术分享会和观影会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0余场,校内外参与人数近1500人,有效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学院研究生会也获得2022-2023学年校级“优秀研究生会”称号。
(六)论文质量
为保证论文质量,本学位点在学生入学之初,便要求指导老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本人的知识结构、科研特长和科研基础,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在日常教学中,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贯穿培养全过程,通过学术规范训练,形成以导师引导训练,学生自觉养成的严格的学术规范及学术诚信。研究生在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需严格按照培养要求及进度安排,修完相关课程并通过学科综合考试。
为督促博士研究生刻苦钻研,打好学位论文的写作基础,要求在校期间,必须有与学位论文选题内容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发表在社会学领域的核心刊物上。此外,针对学科特点,人类学专业学生论文选题确定后,学生在第二学年上下学期进一步收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按照人类学的要求开展田野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本学位点在论文创作和完成的包括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外审、查重、答辩、评审等全环节中严格把关,确保论文质量,目前没有出现任何论文抽检不合格的情况。此外,在2023年度还有1篇硕士论文获得省优秀学位论文认定,5篇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认定。
(七)质量保证
强化全过程管理,确保各培养环节和培养主体落实责任。在招生环节就要结合本学位点特色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统筹学生资格审核、笔试、面试、调剂等环节,保证生源质量;按照实际情况和需求修订培养方案,培养环节涉及合理,学制、学分及学术要求切实可行。教学督导深入课堂,与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形成教学评价体系,保障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将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承担起学术评价、学术监督责任。学位评定委员会承担起学术监督及学位评定责任。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对学位论文建立严格的评审机制。严格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细化答辩流程,除依法律法规需要保密的内容外,学位论文均严格实行公开答辩,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确保涉及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研究、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重要记录的档案留存全面、真实完整。明确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及论文考核不合格的分流和退出标准,严格执行。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的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制度。
(八)学风建设
2023年,本学位点严格遵守学科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便先后组织研究生导师开展题为“学术研究中的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专题学术伦理讲座,研究生先后参与人数达160人次以上。学术讲座围绕学术伦理、科研成果使用、学术不端惩处等关键内容,赢得参会研究生的高度好评,且让参会研究生获益良多,为新生入学学术伦理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老生科研伦理教育方面,本科学点同样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对老生进行相关教育培训,谨防老生思想松动,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均取得良好效果。2023年本学科点无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九)管理服务
研究生设置党委分管领导1名,行政分管领导1名,研究生教学秘书1名,研究生辅导员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各1名。对研究生的权益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习权益:提供奖助学金以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打造“魁阁”读书会和功能型党支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生活权益:给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的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给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提供助管岗位。3.身心关怀:进行医保政策宣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社工专业介入帮助心理疏导。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到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等满意度较高。通过年级大会及谈心谈话了解到学生对学校管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学生受到惩罚时,学校在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允许申辩,如学生的确违纪,做出处分建议,同时与学生本人及家长沟通,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如处分或惩罚不实,则向纪委反映以便解决相关问题。
(十)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定期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就业满意度调研。从行业发展、职业空间、工作环境等因素调研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发展水平,毕业生对毕业当年的就业满意度为93%左右,约92%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具有相关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超90%,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及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
社会学是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最感兴趣的专业之一。用人单位认为,学位点毕业生最大的优势是专业基础较好,技能掌握水平较高;有待提升的职业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有待提升的职业素养包括踏实自律的工作态度、对他人的公正宽容、职场中的诚信度和责任心等。
四、社会服务贡献
(一)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
本学位点充分运用学科团队力量服务科技发展和专业进步,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格局。本学科10余位专家在多个国内专业学术机构任职。如沈海梅教授担任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马永清教授担任云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陶自祥教授担任昆明市社会工作联合会第一届副会长,孙浩然教授入选为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9名导师入选云南省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此外本学位点积极推进云南省的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发展。马永清教授、曾黎副教授长期从事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司法局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
(二)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本学科注重校地合作,积极为各级政府提供资政和经济发展报告。本学位点学科团队撰写多篇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其中赵静院长参与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进一步完善边境联防体制机制的建议》获得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陶自祥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民族地区茶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以滇南普洱茶产区为例》获国家民委主要领导批示。博士生导师陈德顺教授、吴兴帜教授、张庆松教授、孙浩然教授、陶自祥教授等受聘为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培训课程10余次。承担云南省政府委托多项调研课题。
2023年,本学院的老师积极参与到云南省各州市的活动当中,朴光星、马永清等教师为社区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的良策好方。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彩虹社会工作队、社会工作协会充分运用“校地共建”项目平台,开展10余次社区服务活动,深入参与社区楼栋治理,社区社会治理等,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三)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本专业基于边疆特色、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展边疆社会文化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吴兴帜教授领衔“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创新团队,多次投入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积极建言献策。本学科多位教师受聘到多家单位主讲社会工作师考试培训课程,通过率在90%以上,这些工作促进了云南省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发展。另外,2023年本学科师生积极参与地区文化服务,王建华、沈海梅、孙浩然、马永清、曾黎等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城市社区,与各州市建立众多实训合作基地,为繁荣和发展云南的特色地方优秀文化、挖掘和传承云南的红色文化资源贡献力量。
社会学院
202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