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建 -> 正文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昂首奋进

来源: 时间:2025-03-18 作者: 点击: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昂首奋进

来源:《求是》2025/06 作者:《求是》杂志评论员 2025-03-15 09:30:29

《求是》杂志评论员


春潮涌动神州,信心激荡山河。

听民声、汇民智,议大事、谋大计,锚定新坐标、描绘新图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2025年,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仅有10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篇,值此国家发展蓝图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怎样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干劲,砥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进伟力?这场春天的盛会,格外引人瞩目,有外媒评价: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两会。

2025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去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国将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改革的施工图、敲定责任书,让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推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亿万人民热切期待。

连日来,两会审议批准、通过的一个个重大报告、决定,一项项凝聚着人民群众智慧的议案提案,一场场备受瞩目的代表、委员、部长通道答问,轮番举行的主题记者会,气氛热烈的开放团组、开放日活动,务实恳切的发言、交流、讨论,让人们再次看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东方大国自信开放的底气。

信心和底气,鲜明地写在振奋人心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报告提出的一系列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事关发展全局、影响千家万户,备受关切和瞩目。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5%左右这一经济增长目标可谓雄心勃勃。但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那样,设定这一预期目标,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这一积极稳健、求真务实的目标,体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既有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更有对我国发展优势、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谋定而后动。报告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同向发力,改革发展创新并驾齐驱,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合力。实现预期,可期可及!

信心和底气,更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谋深思远的瞩望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两会,先后60多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位代表委员发言。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连续3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流、共商国是,一问一答,尽显深切关怀;一言一行,激发信心力量。

谈创新、话担当。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今日中国,创新浪潮奔涌、发展动能澎湃。3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聚焦创新话题,指出经过这些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产业创新百舸争流,两者融合势头良好,但某些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仍然存在。总书记又一次谈到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激励大家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使我们国家能够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经济大省扮演着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角色。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有更大的担当。总书记对经济大省寄予厚望,并阐述挑大梁的重要着力点,其中置于首位的便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议教育、论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牵挂。36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总书记聚焦教育、科技和人才。谈及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适配,强调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谈及学位供给过剩与紧缺并存、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强调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谈及教育量与质、时与效的协同,强调好学校要看大师,不光是看大楼;谈及教育数字化,嘱咐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总书记发出号召: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察社会、观民生。社会治理,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民生保障,紧系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与社区工作的代表交谈,从社区治理谈到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当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社会群体细化分化,出现了诸如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新就业群体。总书记强调,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一老一小,是民生大事。说到养老,总书记强调老年食堂不能太搞福利主义,老年居家服务要完善措施培育好老年医护职业;谈到托幼服务,针对有的地区还有不足或过剩的现象,总书记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加强对托幼服务人员的建设和管理。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坚强后盾。2025年,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同样即将收官。3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号令全军,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子,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

透过两会窗口,放眼整个新时代。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紧要之处,谋大势、布新局,把方向、定基调,强根基、聚合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智慧和娴熟能力,驾驭中国号巨轮不断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回望过去一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形势严峻复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成色十足的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事非经过不知难。去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国一度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局面。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于92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生产、消费、投资等指标逐步回暖,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既促进了全年目标实现,也为今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实践再次表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跨不过的沟坎!

2025年,时值十四五规划冲刺收官,各项发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国发展加速转型升级进入重要关口,新动能壮大还需时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实现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困难多、挑战大。

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国两会凝聚高度共识:难度虽大、挑战虽多,但我们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更有信心。全面看,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有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也不会改变。长远看,当前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经过努力、通过发展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面对困难挑战,关键是提振信心,关键是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这是大国领袖的远见和气魄,也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豪情与意志。

信心,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升腾。开年以来,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奋进的脉搏强劲跃动。大型施工现场灯火彻夜不熄,阡陌纵横的田野一片繁忙,每天数亿件快递流动在大街小巷,两新政策支持下的消费活力不打烊。科技创新领域,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盛况。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DeepSeek等不断迭代优化,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大动力;国产人形机器人队列不断增添新成员,为抢占先机瞄准量产落地发足狂奔CR450动车组样车已完成调试试验,有望成为全球最快列车……每一个领域都在拔节生长,每一个劳动者都在努力创造,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筑高质量发展的基座,无数人的奋斗终将汇成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在战胜风浪中勇毅前行,向着更辽阔的未来进发。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14亿多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定将打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战,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更新更美的壮丽画卷!


地址:云南民族大学海口校区

电话:0871-68599420

邮箱:ynykjyjd@163.com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