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蓼科
【属】蓼属
【拉丁学名】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 var. japonicum (Polygonaceae)
【别名】蚕茧草 (原变种)
【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茎直立,淡红色,无毛有时具稀疏的短硬伏毛,节部膨大,高50-100厘米。叶披针形,近薄革质,坚硬,长7-15厘米,宽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疏生短硬伏毛,中脉上毛较密,边缘具刺状缘毛;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长1.5-2厘米,具硬伏毛,顶端截形,缘毛长1-1.2厘米。总状花序呈穗状,长6-12厘米,顶生,通常数个再集成圆锥状;苞片漏斗状,绿色,上部淡红色,具缘毛,每苞内具3-6花;花梗长2.5-4毫米;雌雄异株,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长椭圆形,长2.5-3毫米,雄花:雄蕊8,雄蕊比花被长,雌花:花柱2-3, 中下部合生,花柱比花被长。瘦果卵形,具3棱或双凸镜状,长2.53毫米,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分布生境】 产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生路边湿地、水边及山谷草地,海拔20-1700米。朝鲜、日本也有。
【性味】味辛,平,无毒。
【采收加工】花期采收,鲜用或晾干。
【生长习性】生长环境野生于水沟或路旁草丛中。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主治】全草供药用,散寒、活血、止痢。
【现代研究】蚕茧草高剂量较长时间应用可使雌性小鼠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因而肾上腺、卵巢、子宫等器官重量下降。故其抗生育作用可能与紫草、水寥相似,也是通过抑制垂体前叶机能而实现。另外,加强雌激素作用也可能与抗生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