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
瑶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瑶药 >> 正文
宽叶金粟兰
发布时间:2023-03-0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科】金粟兰科

【属】金粟兰属

【拉丁学名】Chloranthus henryi Hemsl. (Chloranthaceae)

【别名】 宽叶金粟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大叶及已(通称),四块瓦(广西),四叶对,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生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5厘米;根状茎粗壮,黑褐色,具多数细长的棕色须根;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有6-7个明显的节,节间长0.5-3厘米,下部节上生一对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上部,纸质,宽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9-18厘米,宽5-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锯齿,齿端有一腺体,背面中脉、侧脉有鳞屑状毛;叶脉6-8对;叶柄长0.5-1.2厘米;鳞状叶卵状三角形,膜质。托叶小,钻形。穗状花序顶生,通常两歧或总状分枝,连总花梗长10-16厘米,总花梗长5-8厘米;苞片通常宽卵状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白色;雄蕊3枚,基部几分离,仅内侧稍相连,中央药隔长3毫米,有1个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稍短,各有1个1室的花药,药室在药隔的基部;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长约3毫米,具短柄。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从地下茎顶端生出的萌生枝芽约于每年3月底萌出土面。在萌生枝出土前两对抱合的幼叶已形成、顶生花序也已明显分化,即顶生花序在土中分化形成。约于4月底至5月初发育成熟。顶生花序常二歧或3个穗状花序总状着生,具总花梗,每花基部苞片通常宽卵状三角形或近半圆形。

【药用部位】根、根状茎或全草供药用。

      【采收】夏秋季采集全草和根,分别晒干。

【性味】宽叶金粟兰全草入药,味辛,性温,有毒。

【分布生境】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生于山坡林下荫湿地或路边灌丛中,海拔750-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功能主治】根、根状茎或全草供药用,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主治跌打损伤、痛经。外敷治癞痢头、疗疮、毒蛇咬伤。有毒。

【现代研究】乌药烷型的化合物与桉叶烷型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乳腺转移活性;从宽叶金粟兰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tractylenolid III(1)、(1E,4Z)-8-hydroxy-6-oxogermacra-1(10),4,7(11)-trieno-12,8-lactone(2)、curcuzederone(3)、curcolonol(4)、(1R,3S,5S,8S,10R)-14-acetylshizukanolide(5)、ent-8(9)-pimarene-20-hydroxy-16-nor-15-oic acid(6)、labda-8(17),13-dien-15,12R-olid-19-oic acid(7)、(11E)-(4S,5R,9S,10S)-15,16-bisnor-13-oxo-8(17),11-labdadien-19-ol(8)、14(15)-bisnor-13-oxolabd-8(17),11(E)-dien-19-oic acid(9)、guaianediol(10)、N-trans-cinnamoyltyramine(11)、N-benzoyl-L-phenylalaninyl-N-benzoyl-L-phenylalaninate(12)、N(N′-benzoyl-S-phenylala ninyl)-S-phenylalaninol benzoate(13)、N-2-phenylethylcinnamamide(14)、N-trans-cumaroiltiramina(15)、5,7,4′-trimethoxyflavanone(16)、2-propenoic acid-3-phenyl-methyl ester(17)、trans-cinnamic acid(18)、trans-p-hydroxycinnamic acid ethyl ester(19),这19种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抗炎活性。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