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
瑶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瑶药 >> 正文
活血丹
发布时间:2023-03-0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属

【拉丁学名】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Labiatae)

【别名】  活血丹(植物名实图考,江西至云南)钹儿草、佛耳草(本草纲目拾遗,引百草镜),连钱草(江苏至湖北),金钱草(本草纲目拾遗,浙江),连金钱(江西),方梗金钱草(江西),遍地金钱(本草纲目拾遗),大金钱草(江西),对叶金钱草(浙江),大叶金钱(草)(浙江、江西),金钱薄荷(浙江),金钱菊(陕西),金钱艾(广东),破金钱(浙江),破铜钱(陕西、湖北),铜钱玉带(江西),小毛铜钱菜(贵州榕江),铜钱草(上海、浙江至湖北),十八缺(贵州兴义),十八额(浙江青田),蟹壳草(浙江),蛇壳草(上海),马蹄筋骨草(四川),马蹄草(浙江),四方雷公根(广西),遍地香(江苏),窜地香(江西),野荆芥(四川),土荆芥(贵州),团经药(贵州贵阳、广西隆林),咳嗽药(四川),肺风草(湖南、福建),胎济草(浙江),疳取草(湖南),穿墙草(湖南),过墙风(四川),小过桥风(四川),赶山鞭(湖北),钻地风(广西),风灯盏(广西),透骨消(华北至陕西,广西,贵州,云南),驳骨消、接骨消(广西),通骨消、荳口烧(广东),透骨草(陕西、江西),退骨草(贵州),特巩消(贵州剑河侗语)

【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上升,逐节生根。茎高10-20(30)厘米,四棱形,基部通常呈淡紫红色,几无毛,幼嫩部分被疏长柔毛。叶草质,下部者较小,叶片心形或近肾形,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上部者较大,叶片心形,长1.8-2.6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三角形,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或粗锯齿状圆齿,上面被疏粗伏毛或微柔毛,叶脉不明显,下面常带紫色,被疏柔毛或长硬毛,常仅限于脉上,脉隆起,叶柄长为叶片的1.5倍,被长柔毛。轮伞花序通常2花,稀具4-6花;苞片及小苞片线形,长达4毫米,被缘毛。花萼管状,9-11毫米,外面被长柔毛,尤沿肋上为多,内面多少被微柔毛,齿5,上唇3齿,较长,下唇2齿,略短,齿卵状三角形,长为萼长1/2,先端芒状,边缘具缘毛。花冠淡蓝、蓝至紫色,下唇具深色斑点,冠筒直立,上部渐膨大成钟形,有长筒与短筒两型,长筒者长1.7-2.2厘米,短筒者通常藏于花萼内,长1-1.4厘米,外面多少被长柔毛及微柔毛,内面仅下唇喉部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裂片近肾形,下唇伸长,斜展,3裂,中裂片最大,肾形,较上唇片大1-2倍,先端凹入,两侧裂片长圆形,宽为中裂片之半。雄蕊4,内藏,无毛,后对着生于上唇下,较长,前对着生于两侧裂片下方花冠筒中部,较短;花药2室,略叉开。子房4裂,无毛。花盘杯状,微斜,前方呈指状膨大。花柱细长,无毛,略伸出,先端近相等2裂。成熟小坚果深褐色,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基部略成三棱形,无毛,果脐不明显。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活血丹比较喜欢阴湿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是疏松肥沃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比较适合生长。它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生命力比较顽强,不需要过多的修剪。

【药用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味辛,性平。

【分布生境】 除青海、甘肃、新疆及西藏外,全国各地均产;生于林缘、疏林下、草地中、溪边等阴湿处,海拔50-2000米。苏联远东地区,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朝鲜。

【功能主治】 民间广泛用全草或茎叶入药,治膀胱结石或尿路结石有效,外敷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疖痈肿丹毒、风癣,内服亦治伤风咳嗽、流感、吐血、咳血、衂血、下血、尿血、痢疾、疟疾、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红崩、白带、产后血虚头晕、小儿支气管炎、口疮、胎毒、惊风、子癎子肿、疳积、黄疸、肺结核、糖尿病及风湿关节炎等症。叶汁治小儿惊癎、慢性肺炎。

【现代研究】活血丹中含有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等数十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和芹菜素等均有通过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损伤和促进胰岛细胞再生的作用;外敷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疖痈肿丹毒、湿疹等;水煎剂外搽可治过敏性皮炎;外敷配合杉树皮夹板固定可用于断肢处包扎;与蒲公英混合加黄酒调匀,可直接敷贴于肌肉注射后形成的硬结处;活血丹乙酸乙酯部分、水相部分对完整内皮和去内皮的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均有舒张作用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