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B/FA/3B/1712F7CBC514E0708B40D32C4B7_41B1EB32_59459.png?e=.png)
【科】金缕梅科
【属】半枫荷属
【拉丁学名】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ung T.Chang
【别名】金缕半枫荷、木荷树、小叶半枫荷
【生物形态】常绿乔木,高约17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色,稍粗糙;芽体长卵形,略有短柔毛;当年枝干后暗褐色,无毛;老枝灰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异型,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3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尾部长1-1.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稍不等侧;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为掌状3裂,中央裂片长3-5厘米,两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厘米,斜行向上,有时为单侧叉状分裂;边缘有具腺锯齿;掌状脉3条,两侧的较纤细,在不分裂的叶上常离基5-8毫米,中央的主脉还有侧脉4-5对,与网状小脉在上面很明显,在下面突起;叶柄长3-4厘米,较粗壮,上部有槽,无毛。是金缕梅科,半枫荷属常绿乔木,高可达17米,树皮灰色,芽体长卵形,老枝灰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掌状脉,雄花的短穗状花序常数个排成总状,花被全缺,雄蕊多数,花丝极短,雌花的头状花序单生,萼齿针形,花序柄无毛。头状果序宿存萼齿比花柱短。
【分布生境】半枫荷分布于中国福建东南部永春,西南部龙岩、漳平、南靖和中部南平,江西东南部石城、瑞金和南部龙南、金南、寻乌安远,湖南南部宜章,广东东部大埔和北部乳源、连山,海南琼中、陵水、保亭、乐东,广西东北部灌阳、贺县、尢胜、临桂、永福、大苗山、贵州东南部雷山、榕江、荔波及南部册亭。
【生长习性】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砖红壤或黄壤上。
【药用部位】根和茎
【采收加工】根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气微,味淡微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临床应用上,内服半枫荷制剂对风湿、类风湿病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采用不同方法配伍的药物,对于治疗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老年增生性脊柱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
【现代研究】 半枫荷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苯丙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此外,半枫荷还含有苯丙素类、酚类及其衍生物、甾体、脂肪酸、有机酸、酰胺类、氨基酸等成分。半枫荷具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菌;病毒;抗氧化;抗酪氨酸酶活性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