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C/53/C8/F1B2AA2319CCCA27DDF2D20049F_45BBF642_5BC94.png?e=.png)
【科】木通科
【属】野木瓜属
【拉丁学名】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Hayata subsp. intermedia (C. Y. Wu) T. Chen
【俗名】:白九牛,那藤、七姐妹藤、牛藤
【化学成分】: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有三萜苷元及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甾醇类等成分[6],除了有五环三萜类, 还有酚类及其他成分。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枝与小枝圆柱形,有线纹。掌状复叶有小叶5-7片;叶柄长5-10厘 米;小叶近革质,匙形,两侧近基部的小叶常为长圆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猝然收窄为一尾尖,基部楔形,有时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在上 面凹陷,侧脉每边7-9条,与网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微凸起;小叶柄长1-2.5厘米。总状花序3-5个簇生,与叶同自芽鳞片中抽出,长6.5-11.5厘米,雌花序常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3-6厘米;花雌雄同株,白带淡黄色。雄花:花梗纤细,长2-3厘米;外轮萼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7毫米,宽约5毫米,内轮的线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宽约2.5毫米;花瓣缺;雄蕊花丝合生,花药顶端具长1-1.5毫米的附属体,退化心皮丝状,极小。雌花:花梗比雄花的略粗;萼片较厚,外轮的线状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5毫米,内轮的近线形;心皮卵状柱形,长约5毫米,柱头唇状,退化雄蕊锥尖,长约1.5毫米。果长圆形,常孪生,长6-7.5厘米,直径3-3.5厘米,熟时黄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道产地区】: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湖南等地
【生长习性】:生长于海拔500米至85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谷溪旁疏林及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药用部位】:茎
【采收加工】:根、茎夏秋季采,切片晒干备用。果实于秋季将成熟,果皮尚青时采,晒干。
【性 味】:味苦,性凉。
【功效】: 清热,强心镇痛,利水 治性关节痛、头通过影响钠离子通道的激活过程, 阻滞初级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 干预痛觉信息的传导, 从而产生镇痛作用痛、内脏疼痛、神经痛、热淋、疝气痛、外伤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