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
瑶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瑶药 >> 正文
常山
发布时间:2023-03-2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科】虎耳草科

【属】常山属

【拉丁学名】Dichroa febrifuga Lour.

【俗名】:入骨风,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翻胃木、黄常山、土常山、大金刀、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摆子药

植物形态:常山灌木,高1-2m。小枝绿色,常带紫色,无毛,或稀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50px;叶形变化大,通常椭圆形、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稀为披针形,长5-250px,宽3-150px,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密的锯齿或细锯齿;中脉上面凹陷,侧脉弯拱向上。伞房花序圆锥形;顶生,有梗;花蓝色或青紫色;花萼倒圆锥状,萼齿4-7;花瓣4-7,近肉质,花时反卷;雄蕊10-20,半数与花瓣对生,花丝扁平;子房下位,花柱54-6),初时基部合生。浆果蓝色,有多数种子。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四川、贵州等地。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亦产。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500-1200m的林缘、沟边、湿润的山地。

【生长见习】: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忌高温。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为宜。

【药用部分】:全株

【采收加工】:

一、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二、炮制方法

【炒常山】:取常山片,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色变深。本品形如常山片,表面黄色。

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涌吐痰涎,截疟。中草药常山具有解热、杀虫以及抗疟疾和抗癌等效果,常山在肉鸡养殖中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感染效果,主要是通过常山中富含的喹唑酮类生物碱来达到抗球虫的功效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