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桑科
[属]:榕属
[拉丁学名]:Ficus hirta Vahl
[别 名]丫枫小树;大青叶;佛掌榕(
[植物形态] 叶常掌状分裂;小枝和叶柄被褐色长糙毛;榕果径2.5-3厘米,被褐色糙毛和灰绿色长柔毛,基生苞片长6-8毫米,雄花和瘿花花被片不为齿裂;小乔木或灌木状;小枝被刚毛;叶互生,纸质,长椭圆状卵形或宽卵形,长10-25厘米,具细锯齿,不裂或3-5深裂,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圆、浅心形或宽楔形,上面疏生平伏硬毛,下面被开展柔毛,沿主脉和侧脉被刚毛,侧脉4-7对;叶柄长2-8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膜质,红色,被柔毛;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落叶枝上,球形或椭圆状球形,被刚毛,无柄或近无柄,径1-1.5厘米,幼时顶部苞片脐状,基生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膜质,红色,被柔毛;雌花榕果球形,雄花及瘿果卵球形,无柄或近无柄,径1-1.5厘米,幼时顶部苞片脐状,基生苞片早落,卵状披针形,被平伏柔毛: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具梗,花被片4,披针形,红色,雄蕊2-3,花药长于花丝;瘿花花被片4,花柱短,侧生,柱头漏斗形;雌花生雌株榕果内,花被片4;瘦果椭圆状球形,光滑,花柱贴生于侧微凹处,细长,柱头棒状;
[分布生境]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福建、江西。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
[生长习性]常见于村寨附近旷地或山坡林边,或附生于其他树干。
[药用部位]粗叶榕以根入药。
[采收加工]
1.采收
粗叶榕种植3-4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在秋冬季节进行,此时采收粗叶榕根产量高,气味浓,质量佳。采收方法有2种,一种是挖取植株1/2的根,即挖一边留一边的根,采挖时工具要消毒,保证无污染,植株挖取后应迅速培土施肥,加强管理,让基部萌发新根,2-3年后可再次采收,留下的老根第2年采收,如此轮流采挖,这种方法虽然节省新种植的费用,缩短采收间隔期,但费时费力,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另一种是不论植株的大小全部连根拔,可用勾机采挖,采收根系完整,质量好,效率高,但采收后要重新种植,花费成本高。
2.加工
采收后,先把粗叶榕根表面泥土抖落干净,但不能用水冲洗,然后按大小、粗细分级,并把细的根和须根切下,捆成小扎,大的根趁新鲜将其切成厚片(因为湿根容易切片),树头另外切片,及时分类晒干,以防变色。如遇阴雨天气可用低温烘干,切忌高温烘烤,否则香气将尽失,影响质量。晒干后用塑料密封袋包装成件,以利贮藏和运输。
[性 味]甘,平
[功能主治] 健肿补肺,行气利湿。用于肺痨咳嗽,盗汗,肢倦无力,食少腹胀,水肿,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也是食药同源的植物,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茎皮纤维制麻绳、麻袋。
[现代研究] 主要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糖类、甾体类、酚类、黄酮类和苯丙素类及各种矿质元素等,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保护胃黏膜、提高免疫力、抑菌抗炎以及益气健脾等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