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防己科
【属】:青牛胆属
【拉丁学名】:Tinospora sinensis (Lour.) Merr.
【别名】打不死、大接筋藤、大松身、宽筋藤
【植物形态】生活型:落叶藤本,长达20米;株:长达20米;枝:枝稍肉质,幼枝绿色,被毛老枝粗,褐色,表皮膜质,无毛,皮孔凸起,常十字形开裂;叶:叶纸质,宽卵圆形,长7-1厘米,先端骤尖,基部深心形或浅心形,全缘,两面被柔毛,掌状脉5;叶柄长6-13厘米;花: 总状花序先叶抽出;雄花序长1-4厘米,单生或几个簇生;雌花序单生;雄花萼片62轮,外轮长圆形或近椭圆形,内轮宽卵形,花瓣6,近菱形,爪长约1毫米,瓣片长约2米,雄蕊6;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同,心皮3;果: 核果红色,近球形;果核半卵球形,长1厘米,背面具棱脊及小疣;
【分布生境】分布于中华青牛胆产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木藤蓼产于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
【生长习性】生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有时亦生于山上岩石旁边的红壤地中。
【药用部位】全株用药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切厚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味苦,性凉。入水、风塔。
【功能主治】青牛胆块根入药,名“金果榄”,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
【现代成分研究】含金果榄酮A、金果榄酮B、金果榄酮C、金果榄酮D、表金果榄苷、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及其他微量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水煎剂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中华青牛胆藤茎的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中华青牛胆木脂苷C(1)、中华青牛胆木脂苷D(2)、裂环异落叶松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5)、tanegoside A(6)、(E)-3-[(2,3-tran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2,3-dihydrobenzo[b][1,4]dioxin-6-yl]-N-(4-hydroxy-phenethyl)acrylamide(7)、银钩花胺酰B(8)、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N-反式-咖啡酰酪胺(11)、克罗酰胺K(12)、顺式-克罗酰胺K(13)。
【药理研究】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