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白及
发布时间:2023-06-1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物种名称】白及(为民族药)

【科】兰科

【属】白及属

【拉丁学名】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Murray) Rchb. f. 

别名白芨,羊角七

植物形态植株高达60厘米; 假鳞茎扁球形;茎粗壮;  叶4-6; 花序具3-10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花紫红或淡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窄长圆形,长2.5-3厘米;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厘米,白色带紫红色,唇盘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在中裂片波状,在中部以上3裂,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先端稍钝,宽1.8-2.2厘米,伸达中裂片1/3,中裂片倒卵形或近四方形,长约8毫米,宽约7毫米,先端凹缺,具波状齿;蕊柱长1.8-2厘米。

分布生境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朝鲜半岛和日本; 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海拔100-3200m;花期4-5月。

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药用部位块茎。

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到第4年9-10月份地上茎枯萎后,就可以采挖块茎。置开水中煮约 10min 并不断搅拌至透心时取出,直接烘晒或切片烘晒至全干即可。也可趁鲜切片,干燥。

性味味苦、甘、涩,性寒。

功能主治可用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能消散血热之痈肿;能敛疮生肌,为外疡消肿生肌的常用药。

【化学成分】联芒类、联节衍生物、菲类、二氧菲类、二氢菲味喃类、联菲类、双菲继类、留体、三站等,白芨多糖、联苄类、菲类及其衍生物、多酚类、黄酮类等物质

【药理作用】主要有止血、免疫调节、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促进造血、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白及各类成分是其丰富的约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尤其是BSP,具有愈伤、增强免疫、抗炎、抗氧化、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有保护粘膜。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