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百合科
【属】萱草属
【拉丁学名】Hemerocallis fulva (L.) L.
【别名】“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虎百合”。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具肉质纤维根,多数膨大呈窄长纺锤形。叶基生成丛,条状披针 形,长30~1500px,宽约62.5px,背面被白粉。夏季开橘黄色大花,花葶长于叶,高达1m以上;圆锥花序顶生,有花6~12朵,花梗长约25px,有小的披针形苞片;花长7~300px,花被基部粗短漏斗状,长达62.5px,花被6片,开展,向外反卷,外轮3片,宽1~50px,内轮3片宽达62.5px,边缘稍作波状;雄蕊6,花丝长,着生花被喉部;子房上位,花柱细长。
本种的主要特征是:根近肉质,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叶一般较宽;花早上开晚上凋谢,无香味,桔红色至桔黄色,内花被裂片下部一般有∧形采斑。这些特征可以区别于本国产的其他种类。
【分布生境】原产于中国、西伯利亚、日本和东南亚。
【生长习性】性强健,耐寒,华北可露地越冬,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荫。对土壤选择性不强,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适应在海拔300-2500米生长。
【药用部位】萱草根。
【采收加工】花果期为5-7月。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 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共46种(表1);生物碱类共34种(表2);蒽醌类成分具有不饱和环二醌结构,母核上常有羟基、羟甲基、羧基等取代基;多酚类包括3-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3-O-阿魏酰奎尼酸、3-O-咖啡酰奎尼酸、4-O-阿魏酰奎尼酸、4-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奎尼酸、5-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5-O-咖啡酰基奎宁酸是Clifford等;萜类共10种(表3);三萜及其苷类共11种;萘苷类包括5-hydroxydianellin 、dianellin、Cstelladerol;甾体类包括hemeroside A 、hemeroside B25R-spirostane-4-ene-3,12-dione、海可皂苷元(hecogenin)、谷甾-4-烯-3β-醇(stigmast-4-en-3β-ol)、谷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 ;苯乙醇类包括淫羊藿次苷D2(icariside D2)、红景天苷(salidroside)、phenethyl-β-D-glucopyranoside、ω-feruloyloxy acid ;木脂素包括落叶松脂素(lariciresinol)、picraquassioside C;类胡萝卜素有11个(表5);其他根皮素-2'-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
表1 萱草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
表2 萱草属植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__local/8/28/C8/DCD7F99F06ACEE35DB18C0043E0_CC791190_6F218.png?e=.png)
表3 萱草属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
![](/__local/B/AD/54/44AED72D51EEB8850956FA67A73_979D9EEE_22B00.png?e=.png)
表4 萱草属植物中的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
![](/__local/8/6B/C1/F03524841BDCC149BC95DF90EC9_C39DA9B6_431A8.png?e=.png)
表5 萱草属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
![](/__local/5/32/93/30B957D7960F6A0788E6A55E409_882C6526_2A030.png?e=.png)
2 .药理作用:黄花菜提取物的作用靶点确与治疗失眠相关,萱草有较好的镇静安眠作用;黄花菜中的橙皮苷可以通过抑制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升高、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降低来达到治疗抑郁的目的;黄花菜中的酚类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保护生物分子不被活性氧破坏;萱草花总黄酮(HCBF)能明显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并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水平,以此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其发挥保肝的作用;萱草提取物对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表现出体内抗炎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