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蓼科
【属】酸模属
【拉丁学名】Rumex aquaticus L.
【别名】红酸模,西部酸模,苏格兰酸模,土大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槽,上部具伏毛,分枝,高60-150厘米,叶柄有沟,长达30厘米;下部叶较大,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15厘米,基部心形,先端渐尖,上部叶具短柄,较狭小,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基部心形。顶生狭圆锥花序分枝多,每个分枝成总状,多花轮生,枝紧密,基部具少数叶;外花被片长圆形,钝头,比内花被片1半左右,内花被片长圆状卵形或广卵形或卵形,果期长5-6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基部截形,全缘或下部有锯齿,无小瘤。
【分布生境】产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湖北西部及四川(毛儿盖)。日本、蒙古、高加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欧洲也有。
【生长习性】生山谷水边,沟边湿地,海拔200-3600米。
【药用部位】根、叶。
【采收加工】花果期5~8月(湖北)。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消肿,愈疮。用于疮疖,湿疹。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情况: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6-羟基芦荟大黄素、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1-羟甲基-3, 6-二甲氧基-2, 8-二羟基蒽醌;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 (quercetin) 和槲皮苷、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芸香糖甙 (5-hydroxy-4-methoxyflavone-7-O-β-rutinoside) , 以及山奈酚, 槲皮素-3-O-β-D-葡萄糖 (quercetin-3-O-β-D-glucoside) 、山萘酚、 (+) -儿茶素和 (-) -表儿茶素、新色原酮苷;萘及萘醌类成分包括酸模素;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和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还含有鞣质类、多糖类、木质素类及蒽酮类化合物;还含有胡萝卜素、β-谷甾醇、草酸钙、草酸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5-甲氧基-7-羟基-1 (3H) -苯骈呋喃酮、5, 7-二羟基-1 (3H) -苯骈呋喃酮、十九烷酸-2, 3-二羟丙酯以及没食子酸、胡萝卜苷,正三十二烷醇、二十六烷酸、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酯、三十四烷3-甲氧基牛蒡子-4″-O-β-D-木糖苷、牛蒡子苷及3-羟基牛蒡子苷, 其中3-甲氧基牛蒡子-4″-O-β-D-木糖苷等。
2 药理作用:大黄素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菌活性, 对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HP) 的生长及其所致的DNA损害。羊蹄根水煎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白喉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二氯甲烷提取物经纯化处理得到的酸模素, 对枯草芽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大黄素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抑制肾小球局部炎症效应。大黄素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大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白藜芦醇及其苷具有较好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防护DNA损伤的作用, 具有抗氧化、诱除自由基以及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 可以防止心血管类疾病;同时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在肝脏的堆积, 起到保肝的作用。大黄素及大黄酚对激动剂诱导的血管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以明显抑制KCl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大黄素和酸模素对人体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 对SK-OV-3、SK-MEL-2、A-549、XF198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有效的脂肪氧化酶抑制剂, 可以减少LDL的氧化修饰作用, 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 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对疱疹性口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通过双向调节人体免疫细胞CD4+、CD8+、T细胞及CTL细胞等, 进而提高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