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朱槿
发布时间:2023-06-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科】:锦葵科

【属】:木槿属

【拉丁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别名】扶桑、赤槿、佛桑、红木槿、桑槿、大红花、状元红

【傣药名】罗埋亮

【植物形态】 朱槿是常绿灌木,株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 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长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分布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云南、台湾、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栽培。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

【生长习性】 喜欢阳光充足及温暖湿润环境;不耐阴,不耐寒、旱;对土壤要求不高,除盐碱土外一般均可适应,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粘土壤为好。朱槿可采用扦插、嫁接和高空压条等方式进行繁殖。

【药用部位】 根,花蕾和茎叶

药理作用】水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等无明显作用。

【采收加工】 叶、茎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后去泥土杂质,晒干备用(茎及根切片),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根四季可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根需切片。

【性 味】 性寒,味微甜,入水塔。

【功能主治】 朱槿的叶及茎主要用于治理皮肤生疮,朱槿的花性味甘寒,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清肺、化痰等功效,适用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鼻血、月经不调、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等病症,根含支鞣质,功效与花类似。

【化学成分】 朱槿的叶及茎含萨壳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类及酶等,花含矢车菊素-二简萄糖、矢车菊素槐糖葡萄糖甙和槲皮素二葡萄糖甙。

注:

一,繁殖方法

朱槿可采用扦插、嫁接和高空压条等方式进行繁殖。

二,养护管理

朱槿是阳性树种,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阳光充足处,此时也是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松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开花。光照不足,花蕾易脱落,花朵缩小,每天日照不能少于8小时。扶桑对肥料需求较大,在栽培中要及时补光。盆栽扶桑,一般于4月出房,出房前换盆,适当整形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冠,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涝,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经常洒水,以增湿降温,防止嫩叶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凉后,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2 C以上,秋后管理要谨慎,要注意后期少施肥,以免抽发秋梢。秋梢组织幼嫩,抗寒力弱,冷天会遭冻害。

防冻保暖

朱槿不耐霜冻,在霜降后至立冬前必须移入室内保暖。越冬温度要求不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不高于15℃,以免影响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长开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温条件好的家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气较冷时可盖纸或盖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内每天白天要开窗通风,留意盆土干湿变化,适当浇水。最冷天,浇水有预防冻害的作用,但施肥应停止。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