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芸香科
【属】九里香属
【拉丁名】Murraya exotica L. Mant.
[别 名]千里香、万里香、七里香、满山香、五里香、过山香、千枝叶。
[植物形态]小乔木。枝白灰或淡黄灰色。小叶3~7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侧常不对称,全缘,顶端圆或钝,有时微凹。基部短尖,一侧略偏斜;小叶柄甚短。花通常顶生或顶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伞状,为短缩的圆锥状聚伞花;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花瓣5片,长椭圆形,盛花时反折;雄蕊10枚,长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丝白色,花药背部有细油点2颗;花柱稍较子房纤细,淡绿色,柱头黄色,粗大。果橙黄色至朱红色,阔卵形或椭圆形,顶部短尖,略歪斜,有时圆球形,果肉有黏胶质液,种子有短的棉质毛。
[分布环境]生于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南方各地广为栽培。
[生长习性]九里香喜温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冬季当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移入低温(5~10℃)室内越冬,过早不利于锻炼其耐寒性。室温过低易掉叶,影响翌年生长,低于0℃就可能冻死,而室温过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内萌芽,出室时冷风一吹,芽又缩回,待再次发新芽,则影响当年的生长。九里香是阳性树种,宜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每天至少能见五六个小时直射光)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繁而香。开花时可移至窗台上,满室芳香,花谢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处,在半阴处生长不如向阳处健壮,花的香味也淡,过于荫蔽则枝细软、叶色浅、花少或无花。冬季入室亦应置于阳光充足处。
[药用部位]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叶和带叶嫩枝。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阴干。
[性 味]性温,味辛、微苦。
[主治功能]《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毒,通窍,能止疮痒,去皮风,杀螆疥。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药理作用]具有抗生育作用,对已孕或未孕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可用作局部浸润麻醉,还可用于表面麻醉;对离体肠管及支气管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尚具有一定的抗炎,促进新鲜红细胞凝集作用及有抗凝血等作用。水煎剂能兴奋小鼠离体和在体子宫。还具抗炎免疫、抗凝血和局部浸润麻醉作用。临床用于引产、局部麻醉、慢性胃炎及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并且用于局部浸润性麻醉。
[化学成分]含香豆精、黄酮类、萜类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香豆精类化合物有新九里香素、九里香甲素、九里香乙素、九里香丙素、长叶九里香内酯二醇、长叶九里香醛、九里香香豆精、酸橙内酯烯醇、小叶九里香内酯等;黄酮类化合物有3,5,6,7,3’,4’,5’-七甲氧基黄酮、3,5,6,8,3’,4’,5’-七甲氧基黄酮等。生物碱有外唑林碱、九里香卡云碱、柯罗林碱等。萜类化合物有柯伦泪柏烯酮和柯伦泪柏酮。
[现代研究]
1、对离体白鼠小肠和大肠均由松弛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不能阻断,用组织胺和氯化钡引起的痉挛有对抗作用。
2、对离体蛙心有明显抑制作用。
3、抑菌试验:本品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