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木兰科
[属]含笑属
[拉丁名] Michelia × alba DC.
[别名]白缅兰、白兰花、缅桂花、白玉兰
【植物形态】白兰是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分布环境】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在温室越冬。
【生长习性】性喜光照,怕高温,不耐寒,适合于微酸性土壤。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和水涝,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比较敏感,抗性差。
【采收加工】采收
1.采收花 采收的白兰花是呈微开状的花朵,一般在早晨6:OO~9:OO进行,花柄宜短,不要采摘未成熟的花蕾或前一天已开放的花朵。 刚开放的花朵-经采收后,在集中过程中必须薄层放置,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薄层放置在花筛上,以便上下透气,避免发热变质。在运往工厂途中,应按鲜花运送规定进行。到工厂后也要薄层放置在花筛上或花架上,并立即组织生产。一般薄层放置的厚度以不超3朵花重叠的厚度为宜。正常的花朵是洁白、饱满,花瓣微开,香气清雅而浓郁,所以在采收、贮运和保存过程中,必须防止花朵变黄和香气中带有发酵味。
2.采收叶 采收白兰花叶,也是在生长旺盛季节,这时不但叶子多,而且芳香油的含量也较高。
加工
1. 药用加工 采收初开放花,晒干。
2. 精油加工 (1)花的精油加工 是采用石油醚室温间歇浸提,加工设备目前采用鼓式转动浸花机,一次浸提与二次洗涤,时间分为l8O分钟、6O分钟,浸液浓缩成膏,二次洗液循环使用。花与溶剂比例为l:3~3.5(重量/体积)。在浸提过程中,由于从花中游离出来的水分较多,注意中途放水,一般要放2~3次,以保证浸提效率和产品质量。 经过浸提、洗涤和回收花渣中石油醚后,将花渣从浸花机中放出,放入蒸馏锅中,用常压直接蒸汽蒸馏约5小时。可得白兰花蕊油。 如果采用低温浸提法,所得产品质量较接近鲜花香气,而且色泽较浅。也可采用水中蒸馏方法,约蒸5~6小时得白兰花油。 白兰花浸膏得取率一般为O.22%~O.25%,棕红色至深棕红色,具有白兰花香。白兰花蕊油取得率为O.l%左右,棕黄色率为O.22%~O.26%,黄色至棕黄色,具有白兰花香味,略带花蕊气息,透明无杂质。 (2)叶的精油加工 白兰花叶可以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约蒸5小时,得白兰花叶油。白兰花油率为O.2%~O.28%,浅黄色至浅棕黄色,具有白兰花正常气息,透明无杂质。
【性味】味苦、辛、性温
【主治功能】《四川中药志》:"治白浊及女子白带。”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化浊,止咳。治前列腺炎,妇女白带,小儿支气管炎,虚劳久咳。"
【化学成分】
花含挥发油,主成分为d,1-α-甲基丁酸甲酯,另含芳樟醇(Linalool),α-甲基丁酸乙酯,乙醛(acetaldehyde),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丙酸甲酯(Methyl Propionate),异丁酸甲酯(Methyl isobutyrate),丙酸乙酯(Ethyl Propionate),丁酸甲酯(Methyl butyrate),己酸甲酯(Methyl hexanoate),戊酸丁酯(Butyl valerate),α-水芹烯,β-蒎烯,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沉香醇,罗勒烯(Ocimene,3,7-dimethyl-1,3,6-octatriene),别罗勒烯(Allo-ocimene,2,6-dimethyl-2,4,6-octatriene),3-甲基丁酸乙酯,顺式氧化芳樟醇,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甲基异丁香。
叶含生物碱、挥发油、酚类。鲜叶含油0.7%,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甲基丁香油酚和苯乙醇。根和茎皮含黄心树宁碱、氧化黄心树宁碱,柳叶木兰碱和白兰花碱。
【药理作用】根: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痈肿。叶:清热利尿;止咳化痰。主泌尿系 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花:化湿;行气;止咳。主胸闷腹胀;中暑;咳嗽;前列腺炎;白带。
【药用部位】白兰的花、叶、根
【现代研究】用于中药治疗,且其提取物可以改善肌肤的黯黄、肤色不均等问题。常用于白兰香型的香水、润肤霜、雪花膏等护肤品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