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枇杷
发布时间:2023-06-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科]蔷薇科

[属]枇杷属

[拉丁名]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别名]金丸、芦橘、芦枝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一般树高3至4米;树冠呈圆状,向内收敛,树干颇短。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19厘米,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钻形,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0毫米;萼筒浅杯状,长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丝基部扩展;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子房顶端有锈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分布境]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

[生长习性]枇杷喜光稍耐侧阴,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喜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药用部位]枇杷叶、枇杷花、枇杷果、枇杷核。

主治功能]枇杷叶:具有清热止咳、降逆和胃;枇杷花:止咳润肺;枇杷果:润肺止咳、生津、和胃;枇杷核:治疗咳嗽、疝气水肿。

[采收加工]为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在枇杷苗繁殖中,采种时应采集品种纯正、无病虫害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在丰产、稳产、品种优良的母株中选择优良母本树采种。一般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株种子充实饱满,其苗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在生产上,以果实由绿色变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肉由硬变软、种子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而有光泽等特征来鉴定种子是否成熟,在合适时机采收。选择果实时期,应该选择果形端正、品质好、不易裂果、不易日灼和冻害的肥大果实。等待这些果实充分成熟后采下取种。采种可以与枇杷果肉的加工相结合,以免浪费。

[药理作用]枇杷,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呕逆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枇杷中的有机酸,能够刺激消化腺的分泌,从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渴、消暑的作用,枇杷中的苦杏仁甙,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常吃可以预防四季感冒。此外,枇杷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粗纤维以及蛋白质,是很有效的减肥果品。

[化学成分]果实含隐黄质(cryptoxanthin),新-β-胡罗卜素(neo-β-carotene)及DL-乳酸(DL-lactic acid)及酒石酸(tartaric acid),未成熟果实含转化糖,蔗糖(sucrose),游离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成熟果实含转化糖,蔗糖,苹果酸。此外尚含有果胶(pectin)3.3%,戊糖,苹果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氧化酶,淀粉酶,苦杏仁酶及转化梅。

  果肉及果皮还含有六氢西红柿烃(phytofluene),顺式-新-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氧化物(mutatochrome),隐黄质5,6,5',6'-二氧化物(cryptoxanthin5,6,5'6'-diepoxide),隐黄质5,6-环氧化物(cryptoxanthin5,6-epoxide),隐黄质,隐黄质5,6,5ˊ,8ˊ-二环氧化物(cryptoxanthin5,6,5ˊ,8ˊ-diepoxide),隐黄素(cryptoflavin),叶黄素(lutein),顺-叶黄素(cislutein),异叶黄素(isolutein),堇黄质(violaxanthin),菊黄质(crysanthemxanthin),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新黄素(neoxanthin)。

枇杷叶的有效成分主要含三萜类挥发油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等其中三萜类化合物包括白桦脂酸甲酯齐墩果酸乌苏酸2α-羟基齐墩果酸甲酯科罗索酸甲酯2α-羟基齐墩果酸科罗索酸委陵菜酸和蔷薇酸黄酮类化合物苷元主要为山奈酚榭皮素,糖苷由1-3单糖组成,常见的为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皂苷类包括枇杷苷苦杏仁苷等

枇杷花有效成分主要为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从枇杷花中分离出了4个三萜皂苷元类成分化合物,分别为:Ⅰ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 Ⅱ熊果酸( ursolic acid) , Ⅲ 2α,3α,19α-三羟基熊果-5,12-二烯-28-酸,Ⅳ2β,3β,23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对枇杷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分离鉴别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及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此外,对新鲜枇杷花和花蕾挥发性成分进行详细研究,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苯甲醛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发现,枇杷花含有人体所需的 18 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 C抗衰老素等营养物质和黄酮类酚类物质三萜类等多种药用成分枇杷花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元素含量丰富。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