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石蒜科
【属】葱莲属
【拉丁学名】Zephyranthes carinata Herb.
【别名】红玉帘、菖蒲莲、风雨花、风雨兰、韭兰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圆形,直径2-75px,表皮膜质,褐色,下面附着许多细根。基生叶以不变的片簇生;叶线形扁平,长15-30厘米,宽6-8厘米。花单生于花茎顶端,玫瑰红或粉红色;总苞片呈匙形,常紫红色,长4-5厘米,总苞管下部;花梗长2-3厘米;花被裂片6,倒卵形,长3-6厘米,顶端稍尖;雄蕊6,2/3-4/5倍于花被,具T形花药;子房,3室,纤细的花柱,柱头3深裂。叶24片,绿色,稍肉质,线形,长15-65厘米,宽7-10毫米,顶端渐细,顶端钝,背部隆起,腹面凹陷,横切面呈新月形,下半部5-8厘米膨大成鞘状,鞘内有褐色外皮。叶基是鳞茎中的鳞片状瓣,花茎通常比叶短。总苞片1,紫红色,长3.5-4.5厘米,下部合生成筒,顶端2裂;花梗长2-3.5厘米;花被为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干燥时常呈蓝紫色;花被管明显,长1.5—2.5厘米,漏斗状,有6个花被裂片,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顶端尖而钝,(3—)长56厘米,宽1.2—1.5厘米,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管基部,花丝长3.5厘米和4厘米;花药长1.2厘米,线形。t形,开裂后两端向下弯曲,呈马蹄形;子房倒卵形,长4-5毫米,花柱细长,柱头深3裂。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近平。六月至九月开花。
【分布生境】分布于南美洲和大陆的广东、江西、贵州、上海、江苏、湖北等地。在庭院中栽培,供观赏,在南方已成为野生。分布与生境:昆明、绥江、屏边、富宁、鹤庆等地广泛栽培,部分逃逸。原产墨西哥南部至危地马拉,中国各地园林均有引种栽培,常见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亦耐半阴。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药用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季可采收全草,晒干。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吐血、便血、崩漏、跌打红肿、疮痈红肿、蛇咬伤
【化学成分】全草含烟胺(nicotianamine)等氨基酸。鲜茎含抗P388淋巴瘤的活性成分:水鬼蕉碱(pancratistatin),球茎含石蒜碱(lycorine),雪花莲碱(galanthine),网球花胺(haemanthamine),漳州水仙碱(pretazettine),韭菜莲碱(carinatine)。
【药理作用】
1、消肿止痛:韭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全株都能入药,味苦性寒,一般用来煎汤和外敷,具有治疗吐血便血和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被毒蛇咬伤用韭莲能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一定益处。
2、净化空气:韭莲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种植在室内还能净化空气,是天然的吸尘器,能吸附家里的甲醛、乙醚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还能将室内的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让生活的空气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