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别名葛藤甘葛野葛。

【科】豆科

【属】葛属

植物形态】葛,豆科葛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根较粗,嫩白色,有须毛,表面光滑;叶子较小,深绿色,成熟时退落,呈椭圆形。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小叶宽卵形或斜卵形,长7-15(-19)厘米,宽5-12(-18)厘米,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黄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被黄褐色绒毛。花朵较小,呈蝴蝶状,表面有小绒毛,淡紫色。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中部以上有颇密集的花;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远比小苞片长,早落;小苞片卵形,长不及2毫米;花2-3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萼钟形,长8-10毫米,被黄褐色柔毛,裂片披针形,渐尖,比萼管略长;花冠长10-12毫米,紫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有2耳及一黄色硬痂状附属体,具短瓣柄,翼瓣镰状,较龙骨瓣为狭,基部有线形、向下的耳,龙骨瓣镰状长圆形,基部有极小、急尖的耳;对旗瓣的1枚雄蕊仅上部离生;子房线形,被毛。种子呈圆球形,黑褐色,外皮较硬。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长硬毛。花期4-8月,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葛的原产地是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多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温暖、潮湿的坡地、沟谷、向阳矮小灌木丛、山地疏或密林中。东南亚至澳大利亚亦有分布。

生长习性葛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对气候的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佳。

药用部位】种子、花、茎、叶、根

采收加工】葛栽培3-4年采挖,在冬季叶片枯黄后到春季发芽以前进行。先制去整藤,挖出块根,切下根头作种,除去泥沙,刮去粗皮,切成1.5-2厘米厚的斜片,或对剖后切成1.5-3厘米厚的块,既可直接晒干或烘干,也可用盐水或淘米水浸泡,再晒干,这样色更白,品质更好。葛根以块肥大、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性味性平,味干,无毒。

功能主治】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之功能,用于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诊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症的治疗。花:清凉、解酒、降压、治下痢、肠风下血。

化学成份皂苷类化合物葛根黄酮

【药理作用】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