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艾草
发布时间:2023-06-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蓬藁。

【科】菊科

【属】蒿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可达1.5米,叶子呈长椭圆形,褐色花序呈盘状,花序垂直向上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头状花序椭圆形,每数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艾草的茎和叶子呈现出灰绿色,具有特殊的香气和苦味。其主要成分是挥发油、黄酮类和多种生物碱等。因此,艾草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生境】艾草的产地分布极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可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河边及山坡等,也见于森林及草原,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艾草极易繁衍生长,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24℃~30℃适宜生长,气温高于30℃时,茎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气温低于-3℃时,当年宿根生长不好。

【生长习性】艾草具有生长快、耐寒耐旱、易于繁殖的特点,容易适应各种生境,可以高产。

【药用部位】艾草的药用部位主要是花序和叶子。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在端午节前后1周,晴天中午1214时,选艾叶生长旺盛、茎秆直立未萌发侧枝、未开花的艾草整株割取采收。采收时以开花前的茎、叶、花为佳,可以鲜用或干用。

【性 味】艾草性微温,味辛苦,气清香。

【主治功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等多种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跌打肿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化学成分】艾草中含有茹茶酸、艾萜醇、氨基酸、苯甲酰乙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艾草还可以清热解毒,有助于治疗皮肤病、腹泻等症状。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