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楝科
[属]米仔兰属
[拉丁学名]Aglaia odorata Lour.
[别名]米兰、树兰、鱼仔兰、树兰、暹罗花、鱼子兰、千里香、兰花米、珠兰、木珠兰
[植物形态]米仔兰(原变种),灌木或小乔木;茎多小枝,幼枝顶部被星状锈色的鳞片。叶长5-12(-16)厘米,叶轴和叶柄具狭翅,有小叶3-5片;小叶对生,厚纸质,长2-7(-11)厘米,宽1-3.5(-5)厘米,顶端1片最大,下部的远较顶端的为小,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约8条,极纤细,和网脉均于两面微凸起。圆锥花序腋生,长5-10厘米,稍疏散无毛;花芳香,直径约2毫米;雄花的花梗纤细,长1.5-3毫米,两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花萼 5裂,裂片圆形;花瓣5,黄色,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5-2毫米,顶端圆而截平;雄蕊管略短于花瓣,倒卵形或近钟形,外面无毛,顶端全缘或有圆齿,花药5,卵形,内藏;子房卵形,密被黄色粗毛。果为浆果,卵形或近球形,长10-12毫米,初时被散生的星状鳞片,后脱落;种子有肉质假种皮。花期5-12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分布生境]产中国广东、广西;常生于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中国福建、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常有栽培。分布于东南亚各国。
[生长习性]米仔兰幼苗时较耐荫蔽,长大后偏阳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寒冷;适合生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土中。米仔兰对低温十分敏感,很短时间的零下低温就能造成整株死亡。当温度达16°C左右时,植株抽生新枝,但生长缓慢,不能形成花穗。气温达25°C时,生长旺盛,新枝顶端叶腋孕生花穗。
[药用部位]枝、叶、花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枝叶:辛,温。花:甘、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肿。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具有行气宽中,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胸膈满闷,噎膈初起,感冒咳嗽。米仔兰枝叶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米仔兰花行气解郁,用于气郁胸闷,食滞腹胀。
[化学成分]枝叶含三萜类成分米仔兰醇(aglaiol),米仔兰酮二醇(aglaiondiol),米仔兰三酸(aglaitriol)及其异构体和米仔兰酮(aglaione),并含生物碱:米仔兰碱(odorine),米仔兰酸碱(odorinol),以及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洛克米兰醇(rocaglaol),洛克米兰酰胺(rocaglamide),去甲基洛克米兰酰胺(desmethylrocaglamide)和洛克米兰酸甲酯(methylrocaglate),另含一种嘧啶酮类化合物米仔兰啶(aglaidin)。
[药理作用]RocA与检查点抑制剂抗PD-1抗体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同时,RocA可促进肿瘤浸润CD3*/CD4*/CD8*T细胞数量、种类和功能,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综合以上结果,免疫治疗与RocA联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