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芸香科
【属】:柑橘属
【拉丁学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 (Rutaceae)
【别名】:凤梨草莓;野草莓;洋莓;红莓;地莓;地果;士多啤梨
【植物形态】: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钝或圆,有时短尖,基部圆,个别品种的翼叶甚狭窄。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淡黄或黄绿色,杂交种有朱红色的,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红或鲜红色,少有带乳黄色;花期4-5月,果期9-12月。
【分布生境】:长江以南各地,最北限见于河南省信阳及南阳一带,全为栽培。东南亚各国有栽种。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生态习性】:柚子是常绿果树,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柚子的生长习性喜光,喜高温,喜肥,开花挂果树忌高氯。柚子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柚子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温,潮湿。柚子树适合生长的环境是年平均气温是18~20℃,土壤温度为23℃~30℃时,其生长最为旺盛,气温过低或过高,其生长受阻,柚子树开花时,不能遇上低温阴雨和十分炎热的天气。柚子树最适合生长于孔隙率在10%以上,含氧量6%以上的土壤环境下。质量差的土壤环境会导致其根系腐烂。柚子树适合湿度为75%左右的空气环境,田间持水量为60%~80%最为适宜。
【药用部位】:果皮
【采收加工】:首先要用一只手轻轻握住柚子,接着用另一只手拿着果剪将柚子剪下,最后沿着果顶把果蒂剪去。使用果剪时注意不要刺伤柚子,刺伤后将会加快腐烂速度影响贮藏。采摘柚子时从柚子树的树冠外围向树冠里面、从上面到下面进行采摘。如果果实位置太高可使用果梯进行采摘,不要强行拉扯柚子树干和树枝。。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积;泻痢;咳喘;疝气 果皮:宽中理气,化痰止咳。用于气滞腹胀,胃痛,咳嗽气喘,疝气痛。叶可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扁桃体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积养颜。
柚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它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其中包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有机酸,它里面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镁钠等身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柚子中含有高血压患者必须的天然微量元素钾,几乎不含钠,因此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病患者最佳的食疗水果。
【化学成分】:乙醚,β-月桂烯、D-柠檬烯,2,6,11,15-四甲基-十六烷,1,6,10,14-四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胡萝卜素、钾、磷、枸橼酸等。柚核含有脂肪油、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柚子皮含乙基异丙醚,反式芳樟醇氧化物,β-蒎烯,正十四烷,香叶醛,二十碳烷,香橙烯,7-己基-十三烷十六烷,甲基十九烷,2-甲基-十六烷,二氢月桂烯,11-二烯-2-酮,2-乙基-正癸醇,8-己基-十五碳烷,3-甲基-十七烷,橙花醛,2-溴十二烷,苧烯,罗勒烯,十八烷基乙烯基醚,植烷,香叶醛,2-甲基-正癸醇,环己烷,氯二十二烷,柠檬烯,β-水芹烯,β-月桂烯,十五酸,石竹烯,十四烷,7-己基-二十二烷,辛酸己酯,诺卡酮,3,4-二甲基庚烷,2,4-二甲基己烷,2,3,4-三甲基己烷,2-乙氧基丙烷乙酰肼,芳樟醇,间-甲基苯酚,2,6-二甲基-1,7-辛二烯-3-醇,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醇,对甲基-1-烯-8-醇,醋酸沉香醇酯,5-异丙基-2-甲基双环[3.1.0]己烷-2-醇,对伞花-8-醇,(5E)-3-甲基-5-十一碳烯,α-萜品烯,异松油烯,衣兰烯,辛烯醇,8-异丙烯基-1,5-二甲基-环癸基-1,5-二烯,十四烷,1-异丙烯基-3-丙烯基环戊烷[1]。柚花含正三十三烷(n-tritriacontane)、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正十三烷(n-tridecane)、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二十七烷酸(n-heptacosanoic acid)、三十烷酸(n-triaconatano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橙皮苷(trichilinin D)、柚皮苷(naringin)[2]
【药理作用】:柚花中具有的金合欢醇,芳樟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叔醇等可抗菌,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活性,类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抑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抗炎、镇痛,挥发油金合欢醇能够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能够显著抑制相皮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