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蔷薇科 苹果亚科
【属】梨属
【拉丁学名】: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别名】 白挂木、罐梨
【植物形态】 乔木,高达5--8米,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圆柱形,微屈曲,嫩时密被柔毛,不久脱落,二年生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先端圆钝或急尖,鳞片边缘及先端有柔毛,暗紫色6叶片卵形或椭圆卵形,长5—11,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尖锐锯齿,齿尖有刺芒,微向内合拢,嫩时紫红绿色,两面均有绒毛,不久脱落,老叶无毛;叶柄长2.5—7厘米,嫩时密被绒毛,不久脱落;托叶膜质,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有腺齿,长1—1.3厘米,外面有稀疏柔毛;内面较密,早落。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嫩时有绒毛,不久脱落,花梗长1.5—3厘米;苞片膜质,线形;长1--1.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内面密被褐色长绒毛;花直径2—3.5厘米;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褐色绒毛;花瓣卵形,长1.2--1.4厘米,宽1--1.2厘米,先端常呈啮齿状,基部具有短爪;雄蕊20,长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或4,与雄蕊近等长,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长2.5--3厘米,直径2--2.5厘米,先端萼片脱落,基部具肥厚果梗,黄色,有细密斑点,4--5室;种子倒卵形,微扁,长6---7毫米,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分布生境】 产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适宜生长在于旱寒冷的地区或山坡阳处,海拔100—2000米。
【生长习性】 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冬季最低温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多数品种可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干性强,层性较明显。
【药用部位】根、果皮。
【采收加工】 8-9月,当果皮呈现该品种固有的颜色,有光泽和香味,种子变为褐色,果柄易脱落时,即可适时采摘,轻摘轻放,不要碰伤梨果和折断果枝。全年均可采,挖取侧根,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性凉,味甘、微酸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滋润肺胃,清热化痰。主治肺阴亏虚,于咳少痰,咽干口燥,声音嘶哑等;胃阴亏虚,烦渴欲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等。
【现代研究】 梨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对西洋梨枝进行提取分离,从醋酸乙酯层得到胡萝卜苷;石油醚层得到羽扇豆醇、β-谷甾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乙醚萃取部分得到氢醌[28]。另外,从雪花梨醋酸乙酯层分离得到β-谷甾醇、胡萝卜苷2β, 19α-二羟基熊果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
【化学成分】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多酚类梨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酚酸和黄酮类,如熊果苷[18]、绿原酸、儿茶素和香豆酸等。
【药理活性】抗氧化、抗溃疡、抗炎作用、镇咳、祛痰、平喘、抑菌作用、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