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药植物园
民药植物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药植物园 >> 正文
朱槿
发布时间:2023-06-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锦葵科

木槿属 

【拉丁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别名】扶桑赤槿佛桑、红木槿、桑槿大红花、状元红

【植物形态】叶子呈阔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粗齿;花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呈漏斗形且为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呈倒卵形,先端圆;蒴果为卵形,平滑无毛且有喙;花期全年。它的名称,显然是着眼于其花卉颜色、外形与木槿花之相似,故得名“朱槿”。朱槿是常绿灌木,株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分布生境】中国广东、福建及广西朱槿原产地为中国,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及广西等地,中国华南地区普遍栽培。 分布于中国广东、云南、台湾、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栽培。 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其他保护地保持12℃-15℃气温越冬。室温低于5℃时叶片转黄脱落,低于0℃,即遭冻害。耐修剪,发枝力强。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富含有机质,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长最好

【生长习性】其习性为喜欢阳光充足及温暖湿润环境;不耐阴,不耐寒、旱;对土壤要求不高,除盐碱土外一般均可适应,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粘土壤为好。朱槿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

【药用部位】根,叶,花

【采收加工】花,均可采,晒干

【性味】叶及花气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叶含C16~C32碳氢化物,其中以C17、C23、C25和C31碳氢化物为主;还含C21~C30的脂肪醇,其中以C26、异一C28、异一C30的脂肪醇为主;又含C8~C28的脂肪酸,其中以CS、C12、C14、CI、C18的脂肪酸为主;另含苹婆酸(sterculic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ylac-etate),β一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本草纲目》记载了朱槿的药用主治痛痘胆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劳叶、白蜜研膏敷之,即散”, 用朱槿花蒸米饭或浸酒食用,有“悦颜益寿”的功效。


二维码

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