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蔷薇科
【属】火棘属
【拉丁学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H. L. Li
【别名】火把果,救兵粮,红子刺,吉祥果
【植物形态】老枝呈暗褐色;叶片呈倒卵形,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两面皆无毛;叶柄短,无毛或嫩时有柔毛;花序是复伞房状,花瓣呈白色近圆形;果球近圆形,颜色是桔红或深红色。其花期是3-5月,果期8-11月。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6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近基部全缘,两面皆无毛;叶柄短,无毛或嫩时有柔毛。花集成复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花梗和总花梗近于无毛,花梗长约1厘米;花直径约1厘米;萼筒钟状,无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花瓣白色,近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雄蕊20,花丝长3-4毫米,花药黄色;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
【分布生境】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全属10种,中国产7种。国外已培育出许多优良栽培品种。产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生长习性】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耐寒;黄河以南露地种植,华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温温室越冬,温度可低至-6℃、水搓子。对土壤要求不严,而以排水良好、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好。
【药用部位】以果实、根及叶入药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性味】甘、酸、平、苦涩
【功能主治】能消积止痛、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和痢疾,它的根还可以清热凉血,治疗肝炎。果可以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根可以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叶可以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
【化学成分】火棘果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糖苷、黄酮类、酚类、鞣酸类、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同时,火棘果实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脂肪酸、蛋白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淀粉、多糖和果胶等。
【药理作用】火棘果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红果中含有抑制龋齿的活性物质,对人类牙齿防治有积极意义,红果中含有生物增白物质,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各种色素酶的活力,使皮肤不产生色素。红果提取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富含天然火棘精华,能达肌肤底层,由内而外深层美白,保湿,有效改善暗沉干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