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拉丁学名】Viburnum odoratissinum
【别名】法国冬青,早禾树
【化学成分】珊瑚树中主要含有二萜,三萜,黄酮,倍半萜,木脂素及香豆素苷等类化合物
【植物形态】珊瑚树,是五福花科荚蒾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有小瘤状皮孔;叶革质,椭圆形;花为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无梗或有短梗;萼筒筒状钟形,无毛,萼檐碟状;花冠无毛,白色;果熟时红色,后黑色,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7-9个月。因其开花具有芳香,核果由绿变红,宛如海底红色珊瑚,因而得名“珊瑚树”。
珊瑚树原产中国台湾、中南半岛。菲律宾南部。珊瑚树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温暖肥沃的中性壤土中生长迅速而旺盛,酸性土和微碱土中亦能适应。喜光亦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易整形。珊瑚树一般繁殖方式为扦插和播种。
珊瑚树花期长、果期长,非常适合赏花观果,还可引诱鸟类前来觅食,常被运用于景观绿化。对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喜爱做手工植物染的朋友也不会错过珊瑚树,用它的枝叶染出的颜色为暗红色。珊瑚树还有药用价值,可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分布生境】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山谷密林中溪涧旁蔽荫处、疏林中向阳地或平地灌丛中,也常有栽培。分布于中国、印度东部、缅甸北部、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
【生长习性】 珊瑚树喜温暖、稍耐寒,喜光稍耐阴。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迅速旺盛,也能适应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药用部位】根,树皮,叶
【采收加工】8月份采收种子
【性味】性凉,辛。
【功能主治】有清热祛湿,通经活络,拔毒生肌之功用。用于感冒,跌打损伤,骨折。
【化学成分】 珊瑚树中主要含有二萜、三萜、黄酮、倍半萜、木脂素及香豆素苷等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珊瑚具有驱散阴霾、明目、安神、镇痛、压疮、止血的作用和功效。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眼病、癫痫、呕吐、烧烫伤等疾病。局部研磨后,对于患有眼疾的人,可以用珊瑚磨成细粉,用局部药物治疗眼药,效果很好。局部疮疖、烫伤、烫伤,用珊瑚配合清热泻火解毒的中药,如黄芩、黄连等,局部研磨后涂于烫伤处,并用香油调敷来恢复伤口。心肺郁结、感冒症状可结合其他中药进行综合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