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5-08-17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8月15日,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人才培养优化改革工作,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彰显内涵式发展的民大人才培养新体系,我院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时延安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志军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山教授。

我院党委书记杨光明、副院长(主持工作)侯东亮、安琪、方悦萌、纳瑛等老师参加了论证会。会议由杨光明书记主持。

杨光明书记介绍了我院的学科、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师资力量等基本情况。侯东亮副院长介绍了我院人才培养情况,着重介绍了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亮点、特色与成就,表示希望得到与会专家的建议与指导。

时延安教授肯定了我院专业硕士边疆治理、涉外司法实务、人工智能法实务三个培养模块的设置,但认为课程设置上要形成合力,并突出实践的占比。同时,在培养目标上还应该突出市场需求、就业去向的考量。陈志军院长认为,在廉政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可以考虑设置侦查方向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监察、调查的技能。陈山院长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并突出介绍了其互联网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内容。他认为,结合民大师资力量、规模,在学科方向上可以考虑压缩二级学科数量,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学科方向。此外,他认为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学专业导论》课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完成。与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提出了其他宝贵的建议。专家们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方案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沟通,构建具有民大特色的学科体系。

安琪、方悦萌、纳瑛老师分别从法学专业、社区矫正专业、研究生专业的角度介绍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内容。

会议最后,杨光明书记、侯东亮副院长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一致表示将认真研究专家们宝贵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法兼修、法学专业基础扎实、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

图片



图文:学工办

                  编辑:吴昊

                    初审(校):柳宇春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