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升我校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学生的国际法律实务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本学期学院为2024级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精心筹备并正式开设《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双语)》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跨国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掌握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务技能,已成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我校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懂法律、通外语、熟实务、善跨境” 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此次开设《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双语)》课程,正是对这一培养目标的精准落地。
在课程师资配备上,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了由“校外资深实务专家+校内教师辅助教学”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有幸邀请到北京嘉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际事务中心副主任李慧君律师授课,校内教师由2024级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班主任担任。李慧君律师的执业领域聚焦于国内外商事诉讼仲裁与企业合规,她曾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国际商会仲裁院(ICC)等机构代理多起商事仲裁案件,并曾供职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亚洲国际仲裁中心(AIAC),作为该机构唯一的中国籍国际顾问,管理超过七十件国际仲裁与专家裁决案件。此次,李慧君律师将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带来最前沿、最实用的国际商事仲裁知识和实务处理经验。
课程内容设计紧密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的核心环节,兼顾理论深度与实务广度,且全程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法律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筑牢语言根基。课程将系统讲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订立与效力、仲裁庭的组成与管辖权、仲裁程序的进行、仲裁裁决的作出与执行等关键内容。同时,为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课程将采用“线下+线上”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模拟仲裁庭、专题前沿讲座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解读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最新立法动态、司法实践与行业趋势、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学生将有机会以仲裁员、申请人、被申请人、代理人等不同角色参与模拟仲裁程序,从文书起草、证据提交、庭审辩论到裁决作出,全方位体验国际商事仲裁的完整流程,切实提升自身的法律思辨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与双语表达能力。
此外,学院将同步努力与国内外相关仲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争取为学生提供观摩真实仲裁庭审、参与仲裁辅助工作的实践机会,实现“教、学、练、战” 的有机结合,助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实务(双语)》课程的开设,既是学院深化涉外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拔尖班学生搭建了一个接轨国际法律实践、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平台。相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拔尖班学生能够进一步夯实国际商事仲裁的专业基础,提升双语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未来在涉外法治领域立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李爽 周昱达
文字:杨帆 黎美玲
编辑:何雯雯
初审(校):柳宇春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