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专栏:学院成功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指导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4-12-2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抓好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举措,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根据学校 2024-2025 学年人才培养大讨论工作方案要求,2024 年12月13日,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举办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人才培养论坛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指导交流会。
人才培养论坛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光明主持,云南省纪委监委、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法学会、昆明市呈贡区司法局和学校相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大理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我院党政领导班子和部分教师代表、2024级“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全体同学参加。
尹世堂副校长致辞,他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云南民族大学立足云南省“三个定位”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杨光明书记介绍了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人才培养成效以及“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项目的特色举措。与会专家们就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法律特点以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现状、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加强面向该区域的法律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举措。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刘计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风教授和赵晨光副教授对学院开展的涉外法治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分别从打牢专业学习基础、突出小语种优势、拓展国际视野等角度为学院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意见建议,不仅为“涉外法治人才拔尖班”同学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方向,激励同学们不断追求卓越,也为学院提升涉外法治人才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为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拔尖法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论坛暨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学院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将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加强涉外法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外法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图片:周昱达
文字:黎美玲、杨帆
编辑:蔡季润
初审(校):司润荣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